劳动教育不宜也不能“一刀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日前,教育部网站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224号建议的答复》。其中,在答复“关于将《劳动教育》教材纳入教科书目录”时,教育部指出,劳动教育以实践为主,全国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全国不统一使用一种教材,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基于劳动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明确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编写要求,满足不同地区学校的多样化需求。

    众所周知,自全国教育大会之后,劳动教育正式和德智体美“四育”并列,并被纳入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那么,如何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在深入分析、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明确了具体要求。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劳动教育正式成为了一门必修课程,并规定学校每周开设劳动教育不少于1课时。

    课程的开设,必然需要教材作为重要的载体。那么,作为必修的国家课程,劳动教育需不需要全国统一的教材?从教育部的答复来看,劳动教育不统一使用一种教材。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劳动教育在我国作为一门学科,还在逐渐成熟完善之中,对于劳动教育的内涵、规律、原则、特点、路径等还有待于深化研究。虽然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政策,但客观上,在理论层面,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科体制,还在进一步探索中。二是劳动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种实践性体现在教学内容、手段和方式上,也都是与时俱进、形式多样的;而且在实践层面,它和德智体美等有关学科也存在交叉。三是各地各校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不同区域、校际、群体之间的劳动教育有很大的不同,统一的教材,很难兼顾到所有的学生。基于以上考虑,这样一种举措应该是审慎的,也符合劳动教育教学规律。

    在全国不统一使用一种教材的情况下,那么,各级各类学校如何有效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呢?

    一要加强省级统筹。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担负劳动教育实施的主体责任,在深入研究、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所在省份劳动教育的实际需要,明确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编写要求,尽可能地满足省域内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多样化需求。

    二要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尽管绝大多数省份都已出台了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但是在具体的课程安排和教材使用上,还需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把握好育人方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坚持因地制宜,真正把新时代劳动教育开展好。

    三要结合实际情况。除了充分发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作用外,各市县也要发挥好组织作用,根据各地各校实际,结合当地所在的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可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鼓励学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和学生生活实际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四要采用多种方式。不同的劳动教育教材,就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直接决定了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因此要鼓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探索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尽可能地避免劳动教育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一刀切”。

    五要注重育人实效。劳动教育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后,应加快建立完善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学校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真正发挥好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同时还要积极挖掘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作用,进而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