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络”为思政育人“双赋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积极适应“00后”大学生“网络原住民”特点,根植孔孟之乡文化厚土,依托全国“数字校园”示范校基础,以爱党、爱国、爱岗、爱校、爱家“五爱”育人目标为引领,系统构建“文化+网络”“双赋能”的思政育人体系,建设“虚拟五馆”、线上课程等优质思政资源,开拓“十室文明、六季提升”等思政育人路径,建构“五媒融合、五队协同”等思政育人机制,打造思政育人新生态。建成“国字号”美德传承、思政教育资源库,获批国家虚拟仿真基地、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牵头全国百所院校建设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等。

    建设“虚拟五馆” 

    实现网络思政有黏度

    创建中国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业文化、校史文化、家庭文化5个数字馆,融合VR/AR、360度全景、交互视频等新技术,创设沉浸式、情境化学习空间。中国精神馆整合“四史”“红船精神”等,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动”起来、“兴”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馆涵盖孔子文化馆、鲁班文化馆、“非遗”手工坊等,以文化人,以技传人,打造交流互动虚拟体验中心。专业文化馆融入行业文化、产业文化、职业文化等,涵育中国心、世界眼、时代脑、工匠手,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校史文化馆传承学校精神,赓续特色文化。家庭文化馆涵盖“以德治家”“以教兴家”“诗礼传家”等主题篇章,融入新时代,弘扬新风尚。

    优化线上课程

    实现网络课程思政化

    建设网络思政精品课,两门思政理论课转型升级为省级在线开放课程。优化“儒韵匠心”文化课,建设“儒韵匠心”国家教学资源库,开发“论语心读”等20门标准化在线开放人文素养课程,建设颗粒化资源18088条,资源点击量达1.2亿次,24门课程的教学微视频被“学习强国”平台收录播放,资源库获批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开发思政育人百门微课程,推进领导干部讲思政、专业教师讲思政、学生干部讲思政。设计课程思政个性课,依托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落实落细“三全育人”。

    创建“十室文明”

    实现全场域思政育人

    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网络、实训室、体育场馆、图书阅览室、教室、寝室等各具特色的“十室”文明规范,形成处处有文化、时时讲文明的内隐式、浸润式环境育人体系,实现全时空、全场域思政育人格局。广泛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大学生星级文明宿舍创建、大学生网络思政优秀作品评选等网络文化建设活动,形成一批契合师生思想实际与成长需求、黏合度高的思政育人“网络名篇佳作”和活动品牌。学院获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次获得省文化创新奖,产生了广泛的海内外影响。

    推进“六季提升”

    实现全过程思政育人

    以“入学季、日常季、节日季、假日季、实习季、毕业季”为主线,系统设计贯通三年的“双线联动、六季提升、千日有成”实践路径。入学季,数字迎新,暖心立志初感觉;日常季,混合教学,明理增信强感受;节日季,线上分享,家国情怀增感情;假日季,虚题实做,调研社会深感触;实习季,云端热线,真题真做真感动;毕业季,长线追踪,共长共生长感化。创造了“文化+网络”思政育人实践生动样本。培育出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标兵和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先进集体。

    集聚“五媒融合”

    实现全媒体思政育人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基于纸媒、视媒、网络媒体等传统媒体,融合流媒体、自媒体等新媒体技术,丰富“文化+网络”思政育人内容及推送载体。成立新媒体工作室,推进学院官微、思政专题网站、“儒韵匠心”微信公众号、“济职青春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建设,编创图文、音频、视频、动漫等网络育人资源,开展“网络达人”等品牌活动,用新生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和方式展示呈现、宣传推广,打造全媒体思政育人新生态。学院入选全国数字校园示范校、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全国新媒体优秀单位。

    凝聚“五队协同”

    实现全员化思政育人

    学院党委统领,构建专任教师、学工队伍、宣传队伍、网络队伍、学生骨干“五队协同”的网络思政育人组织架构,推进“文化+网络”思政育人全员化。实施大数据检测、评价、评比、认证及多元化展示,形成“测评比认展”“五轴”激励机制。牵头成立全国网络思政育人共同体,制定资源开发标准与规范,建立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虚拟教研等制度,形成共建共享共育共管共用联盟联动机制。

    (孙志春 黄福军 宋永利 齐福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