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评价”如何带来“硬改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0-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基础教育提质增效,一个重要保障就是评价机制的运用。说起评价,一些基础教育管理者口中会冒出一个字:难!是的,要做到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有不少困难,但是不是就没有办法破解这个难题呢?答案是否定的。8年前,新疆克拉玛依市开始探索基础教育评价改革,通过创新和大胆尝试,走出了一条基础教育“软评价”之路。

    尊重教育规律,让评价“软”下来

    “2008年之前,中小学评价更多地体现在分数和升学率上,权重比较大。那个时候,无论是考核学校,还是考核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科成绩。”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负责人吴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分数与升学率为主的教育评价的特点,是将评价简单化,虽然比较容易量化和操作,但引发的争议也不少。”

    由于当时以分数和升学率为主的评价常与教师和学校的考核评价等切身利益挂钩,因此,这样的评价对教师和学校来说,是“硬评价”,属于“高利害评价”。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仅自身难以适应教育改革需要,而且还阻碍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局长李国莲认为,“高利害评价”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短板和缺陷,对素质教育的推行不利,对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不利,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不利,必须进行改革。

    针对教育评价遇到的“瓶颈和问题”,克拉玛依市决定探索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改革,特别是在8年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评价不但要多元,还要科学。

    过去的教育评价之所以简单化,就是因为分数和升学率是最容易量化的指标,而要做到多元,就意味着评价要涉及教育的其他层面,这些层面存在不好量化,也没有统一标准的现实难题。比如,如何对德、体、美、劳进行评价,一直是个难题。“当时,对学生德、体、美、劳的评价没有明确标准。”李国莲说,“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去作出科学的评价。”

    然而,以分数和升学率为主的“高利害评价”,可以说把教师和学校逼向了“死胡同”,这也是教育评价改革的“硬骨头”。

    基于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和尊重,改革之初,克拉玛依市就确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让评价“软”下来,想办法避免分数和升学率成为评价中的“高利害”因素,将相对单一的分数和升学率扭转为更多维度的评价,逐步减少分数与升学率在评价中的权重,让过去窄化的评价转变为多元科学且更广泛的评价。李国莲说:“只有这样,才能让‘软评价’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迈进。”

    让“软评价”替代“高利害评价”,克拉玛依市在评价改革上的这一理念创新,背后无疑是教育观念的不断变化。

    从七个维度实现多元评价目标

    “‘软评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和科学化,继而达到综合性评价的目标。”李国莲说。

    克拉玛依市从2008年开始探索多元评价指标体系,用了7年时间,终于探索出了《克拉玛依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过去的简单化、窄化的评价指标不同,这个指标体系围绕学生5个方面进行指标设定,即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和学业负担状况。同时,克拉玛依市还设定了两个评价相关因素——教学方式与师生关系。

    “这样一来,评价指标体系就实现了7个维度的关照。”李国莲说。

    如此庞大的指标体系,如何做到科学评价?克拉玛依市围绕评价的7个维度,组织专家和一线教师开发监测工具,将指标数据化。

    对评价指标监测工具的研发,克拉玛依市不仅由基础教育、教研、督导等部门主导,同时邀请专家、一线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者等参与。监测工具研发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进行,监测涵盖了德智体美劳以及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目的是让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和学生成才观,也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育人观。

    吴勇告诉记者,通过监测工作会产生大量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撰写报告,最后是数据结果的应用。每次监测结束,克拉玛依市都会形成学生报告、教师报告和学校报告。

    就学生报告而言,小学是分等级呈现,各个知识点掌握情况是以得分率来呈现。等级评价淡化分数,避免分分计较的强对比。学生报告中,用得分率来诊断知识点掌握情况,便于学生查漏补缺,利于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教师报告则从三个层面进行呈现:师生关系状态、教学方式受欢迎程度以及教师的教学成绩情况。

    其中,师生关系状态这一项会告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处在什么程度,通过全市的问卷调查常规模型,告诉教师偏离常规模型的程度是怎样的,师生关系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和位置,学生对教师评价是怎样的;教学方式受欢迎程度所体现的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方式是否认可,教学方式与学生学情是否匹配;教师的教学成绩情况,包括所教学生群体的每个知识点的得分率情况,以及教学成绩在全市全校所处的水平和位置。

    对于学校报告,则涉及面广,层面比较多,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学业负担状况、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师德师风等方面,都是学校报告呈现的内容。

    李国莲说,有了这三个报告,意味着全市从学生到教师再到学校,从学习、教学到管理等方面具体的状态,都清晰详细地呈现在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面前,从而实现多元科学评价目标。

    “硬指标”为师生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无论对学生、教师还是学校,每年的监测报告都相当于一份‘体检报告’。”李国莲说,“这些报告都真实反映了其在学习、成长、管理等方面的状态和问题。”

    学生报告中,用得分率来诊断知识点掌握情况,便于学生查漏补缺,利于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对学习进行改进。吴勇说,学生报告形成后,通过平台点对点推送给学生本人,账号与密码都在学生手上,只有学生本人才能看到,教师看不到,家长也看不到。只有在征得学生同意后,家长才能看到。

    教师报告能让教师知道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情况。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学生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监测结果来看,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正强相关关系。因此,教师报告中的师生关系监测,有利于教师认识和改善师生关系。

    适合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监测报告中对教学方式的监测目的,是要让教师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因为,教师面对学生群体不一样,要采取不同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能适应、能听懂、能学会。同时,列出教师的教学成绩情况,非常详细,包括学生每个知识点的得分率情况,目的是便于教师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份报告也是点对点推送,只有教师自己能看到。李国莲说,教师报告通过这三个层面呈现,主要是为了达到教师自我激励的目的。

    过去,教师对自身工作的认识,往往处于模糊状态,通过监测结果的科学呈现,把模糊的东西变得清晰;过去,不少教师对教育教学状况不是十分清楚,了解也不精准,有了监测数据,便了解得更加深入了。

    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第一小学教师朱会燕说,数据背后找方向,教师有了“透视镜”,看清问题找方法,以前感性多,凭经验判断的多,现在是测量数据与实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加了解了。接受采访的教师们表示,过去自己觉得不好,但不清楚哪里有问题和不足,现在有了监测报告,相当于一个人到医院体检后,弄清楚了问题出在哪里了。

    一个个数据其实犹如引领一线教师教育前行的灯塔,不仅改变了教学理念,也为教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指明了方向。

    有的学校拿到报告后,发现学生的学业水平表现比较好,但在品德发展水平上相对弱一些,行为习惯方面表现相对弱一些。比如,肥胖问题、近视率问题与全市乃至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有差距或者差距不明显,明白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存在对其他层面的忽视和应该加强的方面,从而让学校管理者能够在差距中反思教育教学和管理行为,进行诊断和改进,一点点寻求进步。

    与业绩、利益脱钩,防止“软评价”变形阻碍改革

    8年努力,克拉玛依市建立起了一套多元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尽管如此,该市并没有把这些指标纳入“硬评价”,而是要坚持“软评价”,确保不让“软评价”“硬化”。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李国莲说,“‘软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帮助学校和教师探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路径,而不是为了拿这个结果去考核学校与教师。”

    的确,这套多元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德智体美劳以及师生关系、教学关系这些维度,导向明显,目的是让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和学生成才观,也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育人观,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观念与意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