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科创特色 赋能研究性学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0-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生体验“水火箭”发射原理 学生体验木工搭建

    在前不久结束的第37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同安一中”)的学子们再获佳绩,共斩获6个奖项,包括4个省级一等奖、1个省级二等奖和1个省级三等奖。其中,3个项目被推选进入全国赛。学校取得的一等奖数量、被推选进入全国赛的数量及获奖总数均位居福建省第二。

    多年来,同安一中在科技创新大赛上始终活力四射,保持着良好的势头。厚积才能薄发,历久才能弥坚。2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的办学特色,培养了一支人数众多的科创团队,积淀了深厚的底蕴。

    多彩课程 为研究性学习奠基

    同安一中的校本课程丰富多彩。除了人工智能、3D打印创客、机械与自动化、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等理工科课程外,还有不少人文社科类课程,如新闻传播、经济金融、法律等,以及艺体类课程,如陶艺、书法、舞蹈、击剑等。

    “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性学习,绝不只是要学好数理化,也不只是强调理工与科技类实践,而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提升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在重视传统科学类课程的同时,也强调开设一些人文社科类课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戴鹭坚说。

    在第37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学生陈婕怡的参赛作品《后工业社会教育焦虑:课后服务何去何从——对同安区的调查和分析》获得了省级一等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指导这个社科类项目的两位教师都不是文科出身,其中,蔡志典是一名物理教师,而纪碧璇是一名数学教师。为了增强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蔡志典带领学生开展研究、调研,并多方查找课后服务的政策与资料,并应用到本次课题研究当中,从而提升了论文的理论依据,并最终获奖。

    目前,学校的校本课程分类有:学科素养类、文化鉴赏类、艺术特长类、科技创新类、社团活动类、思政品德类、劳动教育类等。这些课程针对不同特长的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培养学生不同的素质。现在,学校搭建了“同安一中校本课程选修系统”,这其中有40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

    学校从高一年级开始,就专门开设研究性课程,让学生通过参与科学研究等学习活动,获得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多彩活动 为研究性学习赋能

    除了多彩课程,多彩的活动也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推手。

    一只机器狗,绕过重重障碍,直抵任务核心区;一杯水,一个打气筒,就能发射“火箭”。近日,同安一中举办第32届校园科技节,活动现场的一系列科学实验趣味横生。

    在科技节现场,科学实验秀精彩纷呈。模拟驾驶飞行、无人机体验、虚拟现实体验等一系列前沿科技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沙瓶制作、福船拼搭、丝网印刷等主题,让学生兴致满满。

    学校坚持举办“六节”,即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志愿者文化节、社团文化节,把学生放到更广阔的空间中去磨炼。

    学校从学生社团活动中心选拔一些对科技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组成优秀学生群,开展科技社团活动。目前成立了航空模型社、化学社、绿意环保社、科技创新社等50多个社团。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拥有自主钻研和创造发明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学校开设了“行走的课堂”。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现代化农业基地、航天蔬菜馆、太空蔬菜种植示范科普基地,了解现代农业种植的发展和趋势。学校还开设了科技与医疗、制造的研学体验课程,带着学生体验航天思尔特的机器人设计、蓝湾科技的医药科技、清华海峡研究院等科研成果,让他们收获满满。

    多方融合 研究性学习激活学生素养密码

    学校认为,有了多彩课程与活动,唤醒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还远远不够,科创教育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核心素养提升上。为此,学校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创意的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在学校第32届校园科技节上,高一年级学生张美怡和同桌张诗琪联手制作了一艘“火箭”,塑料瓶充当“火箭”箭体,裁下来的硬纸板成了“火箭”的尾翼。

    “课本上学到的物理知识,第一次被运用到了实验里,感觉好奇妙。”张美怡说,“这一个小小的实验,不仅涉及物理学中力学的知识,还涉及数学中的几何知识,以及通用技术的知识,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对我们理解一些物理和数学知识有很大帮助。”

    学校副校长江坚智说:“当下注重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不是‘刷题’能解决的。”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学校把对学生的培养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兴趣培养。在这个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研究方向,开展探究活动,学校则通过“导师制”指导学生开展研究。第二个阶段是人才预培养。这个阶段突出挖掘学生潜质,对已经入选“英才计划”的培养对象,学校通过“一对一”导师制的预培养模式确定校内导师进行指导,为学生参加“英才计划”开展有效衔接。第三个阶段是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通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来锻炼。第四个阶段为“一生一档”助成长、跟踪发展作榜样。在这个阶段,学校为参加“英才计划”的学生建立“一生一档”高中生成长档案。成长档案主要记录学生在“英才计划”中的学习情况、研究成果、科研成效、比赛成绩、成长历程、毕业去向等信息,以便学校跟踪学生后续的发展情况,提出改进建议,让学生在科创道路上不断收获新的成长。

    同安一中奥赛教练团队由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五个学科的教师组成,团队坚持不过度区分学科,做到多方融合,用研究性学习激活学生素养密码,在优质生源稀缺的情况下,奥赛教练团队用心观察和挑选有潜质的学生,选好苗子,并利用周末、节假日及寒暑假为竞赛学生辅导,解决疑难问题,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奥赛管理经验。近年来,学校共获得全国奥赛金牌6枚,全省奥赛金牌46枚,银牌、铜牌获奖人数超百人,综合排名位居福建省前列。

    深耕科创 20多年打造专业化辅导队伍

    20多年来,同安一中在各类科技创新比赛上屡获大奖,这得益于学校深耕科技创新工作的积累。在同安一中的教师中,宋目标是参与科创教育时间最久的教师之一。他从教28年,早在2005年12月,他辅导的李甜甜、方英红、王璐三名学生参加科创竞赛项目最终登上CCTV“2005年十大法治人物”颁奖舞台。2011年8月,他又辅导宋博成同学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牌;2016年8月,他辅导苏婕同学荣获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牌。

    宋目标说,引导学生做研究性学习,重要的是实践,要坚持“走出去”,只在学校不容易有好的选题与项目,从书本到书本,也不容易有创新。为此,他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各种各样的课题研究,在厦门金光湖原始次生林区,他与学生一起考察;在田间地头,他与学生一起试用喷雾器;在校外实验室,他与学生一起讨论、实践。

    同安一中科技创新团队由实验员和科任教师组成。在承担本职工作之余,该团队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学生。科技辅导员康良溪曾获“全国十佳科技辅导员”“福建省十佳科技辅导员”称号,康良溪、蔡志典两位辅导员的项目分别获得第29届、第28届全国一等奖(辅导员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优秀基层赛事组织单位”。

    近年来,该团队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得全国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6枚。两项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全国银牌,一项获得“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金奖。

    原创精神 为学生播下创新思维的种子

    劈叉是武术、体操、健美操等项目的基本功,而现有的劈叉训练,学员一般都是在垫子上进行,这个过程容易造成肌肉拉伤。训练中,除学员外,还需另外一人协助进行压腿,非常不方便。发现这些问题后,同安一中学生叶心凌开始研究和设计“劈叉智能训练测评系统”。

    叶心凌设计了电驱双滑动平台系统,训练者的腿要分开多宽,可以语音识别,由机械装置进行控制,这能辅助学员进行劈叉收压腿训练。她还设计手机微信小程序,可实时精准显示学员劈叉动作离地高度及测评成绩。这个作品在第37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

    “这是一个纯粹的原创作品。”学校教研室副主任卢雅芹介绍,是多年接地气、真实的训练,才让叶心凌有了这个创意。

    梁希同是同安一中2009届优秀高中毕业生,高中阶段参加生物学科拔尖培养。2008年获得全国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2009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大学生物专业,现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脑研究所博士后,从事神经动物行为学领域研究。近几年读博期间,他已经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发表了5篇高水准的重要研究成果。

    梁希同说:“在同安一中养成的原创精神,自主实验的锻炼,为我播下创新思维的种子,也成为我日后发展的不竭动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