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二十大时光
圆桌对话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重要论断,围绕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等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为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了方向。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韩晓萌 李萍 王若熙 杨桂青
【对话嘉宾】
王 湛 教育部原副部长
陈 锋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顾红亮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马陆亭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朱旭东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
邬志辉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基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您怎样理解这一重大论断?
王湛:党的二十大报告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工作,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列为专章进行整体论述、作出整体部署,是报告的一大亮点。
第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的新部署,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重要战略意义的深刻认识,对教育是民生更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深层次把握,更加突出了进入新时代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第二,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的新部署,与新发展阶段现代化的任务特征紧密联系。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大力发展科技生产力,充分涵养人才第一资源,努力激发创新第一动力。科技水平的提高,人才资源的涵养,创新能力的激发,教育是根本、是基础。所以报告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第三,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的新部署,体现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承担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科教兴国战略,充分体现了教育、科技、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能使我们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在风吹浪打中岿然不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第四,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的新部署,丰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内涵,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指明了前进方向。
顾红亮:首先,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支撑。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教育提升国民整体知识和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输送高质量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好人才之基和知识之基。其次,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部署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教育强国建设将在第一步完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丰富战略资源和创新人才储备。
马陆亭: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飞速演进,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在这一形势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创新发挥着关键作用,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作用是一以贯之的,而其战略性作用主要缘于创新驱动的要求。教育对创新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和直接,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强国离不开教育强国的有力支撑。
邬志辉: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是对现代化建设新动能最本质的概括。从逻辑上看,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那么,人的创造力从何而来?答案一定是现代性的教育。现代教育在本质上是解放人、发展人的,所以我们推进教育现代化,就是要培养既有社会担当又具个性品德的人,实现人的精神解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科技、人才相结合的系统思维发展教育,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路。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请问教育能够为增强人民获得感、推动共同富裕作出哪些贡献?
顾红亮:教育担负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权利,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要聚焦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所需所盼,正视教育领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持续推进教育公平,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统筹教育资源分配,缩小区域、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邬志辉:教育经济学家已多次证明,教育可以增加个体的人力资本水平,有助于提升个体和社会的教育回报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出版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之中蕴藏着财富,教育不仅带来物质财富,更能带来精神财富。教育可以通过培养每个人的知识技能与劳动品质,为推动共同富裕作出贡献。因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推进优质资源共享。
朱旭东:教育对于推动共同富裕的作用至少包括这几个方面:一是可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二是可以更好地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三是可以推动实现个人财富和社会财富的持续增长,四是可以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发展,五是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教育应当如何贯彻这一要求?
陈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融入课堂、教材、校园环境、校风建设等各方面。我们要建设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属于马克思主义范畴,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要首先在教育中强化起来。
顾红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体现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体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融入教材和课堂,融入校园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细落实,使之转化为青年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转化为课程思政内容,把价值观教育和知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过程,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主持人: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在提升公民道德,加强家风建设,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该如何发力?
陈锋: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公民道德建设是基础性工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教家风最先塑造每个人。家庭要涵养良好家风,充分利用中华传统美德资源,宣讲德行故事,对学生的私德和公德进行积极的濡化。学校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渗透力,把提高学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作为硬指标、硬任务,顶层设计、长远谋划。社会要为提升公民道德,加强家风建设,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等,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环境和文明风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