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0-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张志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刻认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从基础性支撑作用看,通过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促进教育公平,可以大力造就共同富裕之生命主体。从全局性支撑作用看,通过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从战略性支撑作用看,通过加快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可以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战略性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把握本质聚焦关键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分重要段落的首句,如何理解所蕴含的意义?

    沈壮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直以来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立场和价值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更加鲜明地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列为教育部分的一个标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根本立场和价值理念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建设,只有时刻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价值引领,才会始终有自己的“根”和“魂”。报告强调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也表明在这方面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要求。报告在回顾新时代十年发展成就时提到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新征程的教育发展就是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在让人民满意方面有新的、更大的实质性进展。

    袁振国:这一战略安排无疑更加凸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更加凸显了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重大意义,也凸显了一切教育工作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的评价观。

    姚喜双: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一要坚持人民至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坚持系统观念,充分考虑教育阶段性的衔接,统筹抓好各级各类教育。三要坚持胸怀天下,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四要坚持自信自立,在教育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五要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把握教育规律,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六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寻找改革突破口,不断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向深入。

    曾天山: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求我们必须牢记初心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优质教育的期盼和需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主持人: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哪些特征?

    闵维方: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第一个特征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今社会,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基础,是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我国劳动者文化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缩小知识差距、实现社会积极向上流动、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是贫困人群增强可持续脱贫能力的关键。第二个特征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质量的高低,首先体现在立德树人上。教育既是造就高素质劳动者、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根本大计,又是关乎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是培育年轻一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舞台,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第三个特征是加强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和对社会的开放。第四个特征是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转向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主的教育。除了着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人交往与合作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外,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第五个特征是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在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中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谊,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张志勇: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四个特征:一是高水平。从教育资源配置看,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以高水平的教育资源配置为前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配置两个方面。二是强约束。从教育运行看,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自身运行,必须接受教育制度、教育规律、教育科学的约束。三是有活力。从教育状态看,高质量教育体系本质上是一个具有高度自组织特性的教育有机体,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得到高度尊重,创造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四是高效益。从教育产出看,要追求教育投入高效益、学生发展高质量。

    曾天山: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是适应性,更好满足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二是充分性,发展程度不断提升,学有所教。三是全面性,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区域和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四是丰富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是多样性,为所有学习者提供适合的教育。六是现代性,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因材施教。七是开放性,跨界融合,有机融入社会,与他国互学互鉴、合作共赢。

    主持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我们作出哪些努力?

    闵维方: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和“立德树人”办学理念的基础上,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以智能化为标志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学校教育将成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在教育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和目标上要不断改革创新。

    第一,学校教育应该更加注重综合化和通识化,以增强学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因此,需要调整拓宽专业设置,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基础理论以及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科技创新发展的反应能力和创造潜力。

    第二,教育应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主。除了着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人交往与合作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外,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三,学校教育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培养具有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人才。这就需要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教学制度的灵活性,教学计划更有弹性,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

    第四,学校应改变封闭式教学观念,树立开放办学新思想。要参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加强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把学校办成终身学习的基地。

    袁振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全方位、全程性、全员性参与的历史过程和系统建设。行政部门需要注重整体规划,制定法规和标准,进行科学有效评估,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学校和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更新知识和能力,积极拥抱新知识新技术,特别是要跟上数字化、智能化步伐,为教育全面赋能。从社会说,就是要更加关心和支持教育,共同维护教育的良好生态。

    曾天山: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我们要重视完善内部体系、结构、流程、模式,在特殊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教育、继续教育等方面发力,在办学条件、信息化、国际化、标准化、治理能力等短板上下功夫,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多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完善人才战略布局。针对教育现代化需求,强化开门办教育,通过体教结合、医教结合、科教结合、文教结合、社教结合等,让社会教育资源助推学生成长,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