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长城文化” 赋能“德技并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0-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特色为笔 绘制“双高”建设新画卷?浙江篇    

    浙江省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将临海江南长城的“明德笃志、崇文好学、匠心精进、坚韧挺拔”的“长城文化”融于人才培养之中,赋能“德技并修”的新时代职业教育新需求,打造独具特色的“铸匠”德育育人品牌,不仅彰显学校文化育人的强大活力,更彰显出学校对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不懈追求。

    从顶层到基层,建立“铸匠”德育工作机制

    文化育人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参与,形成一套完整的运行体系,才能更好地协同各方力量,形成稳定、持久的教育教学资源。

    学校建立“铸匠”德育工作机制,明确提升学生品德的分阶段目标,建成擅长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护城队伍,搭建种类丰富的德育平台,充分发挥“铸匠”德育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育人精神供给作用。

    从布局到深耕,打响“铸匠”德育工作品牌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铸匠”德育融入“双高”建设任务中,构建“3456”德育建设体系,使之与学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同向同行,激活“长城文化”的生命力。

    “3”——明确育人“三阶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纵向递进上建构“高一、高二、高三一体化”的德育实施途径,即高一青匠养成、高二巧匠精进、高三能匠腾飞;聚焦不同学段学生德育发展的主题方向,高一规范行为、和谐融合、厚实基础,高二自我教育、健全人格、厚德载物,高三超越自我、自强不息、厚积薄发。

    “4”——组建“护城”四支队伍。学生要成长为“长城”,教师则是守护“长城”成长的领路人。学校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科研引导作用,积极开展校本实践研究、聚焦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促进学校德育特色的科学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划分出日常生活品行养成、核心素养培育、工匠精神与专业学习相融、关心学生学习与心理健康的四大德育板块,并搭建出“生活匠师”“素养匠师”“专业匠师”和“朋辈匠师”等四支德育队伍。

    “5”——构筑覆盖全面的“五平台”。匠规平台:以职业道德教育的“仪表礼”“言谈礼”等“六匠礼”为切入点,实施入学仪式、青春仪式等“六匠仪”职业道德仪式性教育。匠课平台:构建“城·长”课堂(基础通修)+“城·才”课堂(兴趣选修)+“城·匠”课堂(专业精修)+“城·功”课堂(自主研修)的“城·匠”课程体系,让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精神塑造切实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匠行平台:学校与社会、家庭、企业联合共同推进德育工作的开展,通过“管道”和“平台”的构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匠誉平台:建立五星工匠荣誉体系,文明星工匠等铸匠平台的构建,让学生通过德育实践活动升华思想、增强内动力。匠境平台:以“长城”文化为内核,制定各种以“长城”文化为轴心的规章制度,让“长城”文化紧紧贴近生活、融入课堂教学、走进学生心中。

    “6”——铸造“铸匠”德育精神底色“六主题”。立足育人的三个阶段,将“铸匠”德育维度演绎为情(情怀)、品(品格)、心(心理)、体(体质)、技(技能)、艺(艺术),为此确立“铸匠情、铸匠品、铸匠心、铸匠体、铸匠技、铸匠艺”六大德育主题,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每个阶段都有不同内容和要求,并对应细化学生的行为标准要求,从而内化成“匠”。

    “3456”如同德育体系建设中的四个环节,节节发力、节节作为、节节精彩,有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以昂扬的姿态投身改革发展大潮。

    从成长到成才,凸显“铸匠”德育工作成效

    随着“铸匠”德育品牌建设的有序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斐然,学校2021年被评为台州市德育工作示范学校,德育成果“面向核心素养的‘铸匠’团建品牌立体模型构建”获2021年台州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二等奖,《规范育匠心,特色树匠行,专业铸匠人》入选浙江省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典型案例汇编。

    2021年曾春胜、尹红玉老师带队代表台州市参加浙江省思政与文化素养团体赛(总决赛)获二等奖。周耀领同学在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上获学生组一等奖,张波同学获浙江省“阳光学生奖”,陈灵玲同学获评“浙江省优秀学生干部”。

    未来,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将坚持把“长城文化”的当代价值挖掘和提炼好、宣传和运用好,让“长城文化”的生命力延绵下去,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作出应有贡献。(王伟杰 陈高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