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致知 培养“小小博物家”
“博物”,《辞海》有云:“能辨识许多事物。”对江苏省南京市赤壁路小学(以下简称“赤小”)而言,“博物”是学校期冀的学子精神。学校以“博物”为方向,专注培养学生成为“小小博物家”。在赤小看来,希求儿童成为“博物”的“专家”并不现实,但借助“小小博物家”这一前瞻性项目,可以深度践行儿童“博物”意识、兴趣、能力、情感、行为的培育。博物,得以致知。
事实上,“小小博物家”的提出,是一系列历史传承和当前环境之中各因素的加和产物。赤小园里有一栋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中国幼教之父、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在这里长期居住,留下“一切为儿童”的教诲。如今,赤小校园里这栋红瓦黄墙、古色古香的民国建筑,与赤小“赤心润童年”的办学理念相得益彰。而“小小博物家”的培养,更是成为学校童年精神教育新的聚焦、新的出发、新的跨越,成为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代表达与校本探索。“小小博物家”以期培养适应未来的学子,引导学生自主走进开放的、深度的学习场域。
知行合一
渗透博物体验
遵循知行合一的课程,才能带学生走入真实的“小小博物家”之门。带着对这一教育理念的尊崇,赤小教师即便在停课不停学之余,依旧在找寻打破空间和时间界限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赤小教师分低中高年段设置学习主题,在线上线下交融互补中,学生们从书本知识走向直接的体验和自主探究中,而这背后,是在博物精神的无声浸润下,学生潜移默化养成的正确的对自然、对生命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涵养了胸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从学习体验感的丰富层次而言,多学科协同效应相较单一学科有诸多优势。但如何融合、融合之后是否符合“初心”——增强体验感丰富度,增长学识和见识,考查的是教师的教育精微度以及专业功底。在连续组织多学科教师共同研讨设计、各学科统一构思筹划、打破原来支离分散的知识片段之后,“小小博物家”课程应运而生,其中包括:一是“亲校园,悟文化”环境课程。基于物型课程“化万物以育人”的核心理念,在原有的校园场馆基础之上,把校园建成一个开放的儿童博物馆。二是“亲学科,博知识”学科课程,以博物思想渗透各学科教学,如语文学科的“语文化典”,数学学科的“数学化物”。三是“亲实践,明事理”活动课程。以博物场馆为依托,依据低中高三个年段儿童特点划分“博物”资源,借助同步开发的“小小博物家”在线学习平台,开启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式的实践活动课程。四是“亲自我,显个性”“一生一物”课程,鼓励并引导儿童建构自己的“一生一物”学习平台,分享研究心得、发布研究成果、展现自主学习状态。
教以“开”养
构筑博物底蕴
博物精神培养的基本要素是具备探究的精神、打开的意识、宽广的实践路径。为了给予儿童更宽广的视野、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多元的选择、更多样的表达,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赤小给教师课堂教学设置了“求知不设限、寻找关键点、善用追问法、创造多选择、协调各关系、呈现有形化”的要求,给学生设置了“能有学习小目标、能进行学习批注、能有资源学习意识、能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对信息甄别整理、能会多种表达方式”的学习目标。此外,根据儿童学习需求,赤小在原有的博物馆实景研学、校内博物研学课堂的基础上,构建场景式在线学习平台,设置馆长有约、博物学堂、研学轶事、博物地图等平台,教师发布研学任务,预设小组,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任务,按照“创设任务—规划方案—小组合作—作品呈现—评价反馈”的步骤进行研究。与之相应的,还有学校中的教师、家庭中的成员、社区中的场馆等资源的注入,比如规划儿童假期游学地图打卡活动,建立家庭小小博物角等;加强与周边社区的联系与互动,让儿童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展开学习。另一个同步改革领域,还有学生评价方式。正如成长型思维注重学生努力而不是固定型思维注重学生成绩一样,赤小也打破了标准化成功模式的限制,注重过程性、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如此,教师的评价不是优劣评判,而是建设性支持意见、引导性自我反思、鼓励性增效动力。因此,每一个赤小人都认同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越努力,越成功。
亲万物,晓天下。赤小的“小小博物家”培养模式,彰显着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初心。博物,得以致知,“小小博物家”留给每一个赤小人博物精神。
(陆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