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地课堂”书写育人服务新篇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图为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智慧农业系学生进行蝴蝶兰智慧设施生成项目实践。(学校供图)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进入新时代,随着北京市昌平区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作为昌平区教委举办的唯一中职学校,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根脉在区域、生命在服务、活力在课堂,扎根区域“大地”办学,开展“大地课堂”实践,在育人中服务,在服务中育人,实现育人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融互促。

    多方联动,构建“大地课堂”育人平台

    学校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昌平生态涵养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定位,围绕昌平未来科学城“两谷一园”等规划布局和北京市首个聚焦镇街、社区层面的“回天行动计划”等民生需要,建立学校专业与区委办局的对接机制,畅通融入区域产业的路径,真正把专业建在产业上。近五年,新增大数据、生物制药等18个新专业,组建智慧农业、数字媒体艺术等6个专业群,为产业发展储备人才,实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以“人才+技术+服务”为联结点,汇聚“政校企行村社”等多方资源,共同创建人才培养培训、技术服务、产业转型数字服务三大平台,助力“大地课堂”落地见效。对接区农业农村局、文化和旅游局、交通局等委办局,联手崔村镇等镇街,京东、宝马、联想等企业,通过参与“回天地区专项治理工作专班”,成立昌平区智慧农业产业学院、崔村镇社区培训学院、京东产教融合学院,开办“益农村校”等多种形式,搭建了昌平数字农旅服务平台、昌平区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回天城市大脑”社区发展服务平台,汇聚多方资源共同涵养区域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生态,让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有力助推了昌平区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和社区发展。

    走出小教室,把课堂建在广袤大地上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学校对接区域产业、企业、社区发展需求,并将其转化为特色项目化课程,把课堂搬到了昌平的乡村大地上、产业中、社区里,创设了新时代全息鲜活的“大地课堂”育人场景,让学生从小教室走进更加真实、生动、立体的大课堂。

    这样的“大地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开展实践,在实践中经历真实的工作过程,在过程中收获学习成果和个人成长,众多学生因此受益。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张蕊就是其中的代表,在苹果园、草莓大棚里上的专业课打开了她的“新世界”,三年下来,她参加了专业全部的特色项目课程,学习了昌平苹果、草莓等特色农产品的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经历了从选品、店铺装修、商品上架、活动策划、运营推广、订单管理、客户服务等全流程,综合职业能力明显提升。以她参与的“爱心助农服务队 打造电商新农人”项目为例,该项目面向昌平区56家合作社开展农产品电商销售推广志愿服务、电商技能培训,帮助1200余名农民提升农产品销售技能、打开农产品销路,实现增收。该项目被评为“2022年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学生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真正实现了个人成长与服务社会的互融互促。

    积木式课程,精准对接多方需求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基于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三链融合”理念,对接产业链发展、专业群建设和学生发展需求,学校形成了“共享—平台—升级—特色”的可组合、可定制的“积木式”项目课程体系,不仅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时为产业技术升级、服务社区治理注入了新动能,真正做到了需求到哪里,学校的课程就升级到哪里、人才培养就跟进到哪里。

    以信息技术专业群为例,学校依托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区,深度参与回天城市大脑建设项目。以亚洲最大社区——回天社区的智慧治理为服务样本,以智能家居、智慧社区管理等综合性社区服务项目为切入点,按照工作任务将综合性大项目拆解成小项目,形成“生产性项目课程+服务链平台课程+人才链共享课程”于一体的“积木式”课程体系,为社区提供了12345接诉即办平台开发运维、智能垃圾桶部署及数据处理、人脸识别闸机系统装调等服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助推了35个社区实现智慧治理,惠及24万居民,为北京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示范作出了贡献。

    多年的实践,让“大地”真正成为实践育人的“练兵场”、厚植人民情怀的大课堂。“大地课堂”创设以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61项,汽修钣金赛项获全国“三连冠”,培养出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全国八强技能主播王巍烨等众多优秀毕业生。从大地中生长,又反哺于大地,“大地课堂”的创设实现了资源共用、场景共创、课程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在昌平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研发出9个蝴蝶兰新族群获国际认证,9个品种获农业农村部新品种保护权,带动昌平年产64万株蝴蝶兰,市场占有率从10%提高到30%,增量200%;研发推广崔村苹果酒、主题宴等16个区域产业项目,其中,“康陵春饼宴”登上《舌尖上的中国》,该村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村;探索出的文化挖掘、餐饮特色、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成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同时,学校建成“99365”终身在线学习平台,年均培训3.2万人次,惠及昌平25万余人,为昌平区“全国学习型城市”“全市充分就业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

    (作者系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