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企合作 开创产教融合新局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与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新引擎为遂宁产业赋能。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是四川省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砥砺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秉持“明志、厚德、尚学、笃行”的校训,构建了“党建统率、《章程》引领、制度保障、内控把关、诊改完善、服务提升”治校体系,践行“把学校办进园区、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课堂设在生产服务一线”的现代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人才培养格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立德树人、服务社会初心,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抢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机遇,以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为主线,以创“双高”、升本科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定位,以建设四川品牌、全国一流、世界水平的职业技术大学为目标,奋力打造职教师资摇篮、产业人才高地。

    近年来,学校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办学育人过程中,搭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平台,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求,推动校地融合发展;主动适应职教法新要求,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主动适应校地引育需求,突出人才创新融合,结合地方政策、调动行业企业资源、带动校校联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出一条适应需求、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学校与地方融合

    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遂潼一体化发展,为遂宁筑“三城”兴“三都”、加速升腾“成渝之星”作出更大贡献,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多渠道、多维度、多层次深化校地合作。

    首先,学校紧接优势产业,新增教学机构,优化专业设置。一是按照“地方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的办学理念,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针对地方优势产业,开展内设机构改革,增设能源化工学院、医疗照护学院等二级学院。二是为适应地方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成功申办全省职教师资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与西华师范大学、成都师范学院等本科高校合作,采取“2+2”“4+0”办学模式,联合开展物流、电子、机械、汽车等本科专业教育试点办学。三是针对地方文化保护传承与经济建设需要,成立李时珍本草文化研究院、遂宁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中心等10余个针对性较强的研究院所,为遂宁地方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助力增效。

    其次,学校紧跟区域发展,拓展“一校区一园区两基地”。结合地方政策,采用新型产教融合方式,与地方合作打造实施现代职业教育的新校区,进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研发的新园区,提供新业态、新服务的新街区,生态文明、工业文明、人文与科技交相辉映的新景区,当地引领时尚、文娱社交、研发创新、创业示范的新中心“四新区一中心”新型教学和实践实训基地。有依托船山区龙凤遂潼产业园区优势的龙凤产学研园区,有依托安居区江淮汽车产业优势的安居汽车产教融合基地,更有依托射洪市“世界锂都”天齐锂业产业优势的射洪锂电产教融合基地。他们为加快建设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区域职教中心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此外,学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优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一是以定点扶贫县区为基地,实施乡村振兴计划。针对学校定点扶贫单位阿坝州小金县,通过“单招”组建免费学习的“小金励志班”。二是以研究院所为平台推进实施乡村振兴。2022年6月,与遂宁市、安居区签订三方共建协议,共建“安居乡村振兴学院”暨“乡村振兴项目孵化园”,培养培育乡村振兴人才、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探索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方法、拓展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旅结合途径,为遂宁市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适应职教法新要求,推进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实践课堂进岗位、生产线进学校,既让学生从项目生产中得到锻炼提升,又为企业增产赋能,实现校企双方经济效益和成才效应双效共赢。

    首先,学校创新体制机制,以此推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一是从规范管理层面加强政策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条件、行为规范和操作流程,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明确方向、规范行为。二是从管理思想理念层面突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指导思想,创新探索了“对接产业,对应职业,产教融合,中高本研衔接”的专业建设思路,“政府部门统筹、多元投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项目纽带,问题导向,共建共享”的融合发展机制。三是实践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混合所有”等多种合作体制和“资金或产品投入、技术或产权入股”等多种合作模式,推进“一校区一园区两基地”建设。

    其次,学校进一步深化实体合作,推动课堂教学走进工作岗位。充分利用集生产、教学、科研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园区,深化把学校办进园区、把园区引进学校、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课堂设在生产服务一线的创新理念,政行企校多方合作搭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实质性推动校企合作项目走深走实。

    为了保证产教融合效果,学校还推动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学校依托产学研园区建设,吸引华为、科大讯飞、飞利浦、新华三、创维、上达电子、蜂巢能源、江淮汽车等30余家知名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企业投入资金、设施设备、技术、师资、项目和产业,开展“厂中校”、“校中厂”、订单班、学徒制定点培养,学生一年级在本部学习基础课程后,二、三年级即可在产学研园区学习专业课程和开展实验实训。真正实现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精准匹配、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适应校地引育需求,推进人才链与创新链融合

    教学质量是产教融合的保障,而教师是教学质量的根本。学校坚持党管人才,面对非中心城市、欠发达地区人才招引困难的窘境,紧扣“引培并举、校地共育”模式,结合地方优势产业和产业学院需要,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教师干事活力不断激发,人才建设成效不断凸显。

    一方面,学校建库聚智,人才招引力度不断加大。立足重大项目合作、重大技术攻关等,近年来,聚焦学校特色专业创新发展,对接遂宁优势产业,特聘国内知名职教专家2名、锂电及新材料高层次专家2名,引进电子信息、物流、智能制造等领域博士学位高层次人才20余名。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固化人才标准,分批次引进紧缺专业领域硕士研究生200余名;立足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和突破,引进国家技能大师2名、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1名,聘请高端技术技能人才30余名、企业一线高技能人才280余名。

    另一方面,学校坚持靶向培育,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学校分层进阶培养专业合格教师、骨干教师、领军人物。按“专兼结合,对标选拔,靶向培养”的思路,培养专兼职专业领军人物40余名;按照“彰显业绩、示范导向”思路,培养骨干教师210余名;按“规范为先,强基为要,加快成长”的总体要求,校企“双导师”对新任教师进行“二对一”针对性指导,新任专业课“双师型”教师全覆盖。基于此,学校分类打造了教学创新团队、科研创新团队、社会服务创新团队品牌。

    此外,学校坚持校地融合,不断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学校密切地方关系,推进人才加入“遂州英才千人计划”“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遂州技术能手”等市本土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人才培育计划,以此提高教师水平。近年来,学校教师获国家表彰奖励10余人次、省级表彰奖励50余人次,获批国家专利360余项,牵头和参与国家冷链物流专业教学实训标准2个,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80余项,参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30余项,大批人才在各自专业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之魂。为了深化产教融合,在多方政策的支持与指引下,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走出了一条独具川职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黄远新 郭鹏 刘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