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构建“学科交叉共同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夏宁邵教授(左二)指导学生做实验。 王传超教授在生物人类学实验室开展研究。
厦门大学 供图

    “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分析,证实了老虎墩遗址一批墓葬为我国新石器时代最早的火葬墓。”今年6月,厦门大学葛威副教授课题组揭示了我国迄今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直接测年火葬墓,这也是国内首次通过科技分析明确火葬墓的性质。研究背后凝结着该校海洋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化学、材料学等多学科团队的力量。

    近年来,厦大着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按照“提升内涵、彰显特色、融合发展”的建设思路,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深化学科体系改革,实施学科优化提升工程,构建“学科交叉共同体”,不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打破壁垒:

    深耕学科交叉“试验田”

    去年2月,一篇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的文章显示,科学家通过开展东亚地区最大规模的古人基因组研究,揭开了东亚人群形成历史的面纱。该项研究由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传超教授课题组与哈佛医学院团队合作,联合全球43个单位的85位共同作者发布。

    王传超同时担任社会与人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他所带领的生物人类学实验室,汇集了来自生物学、考古学、语言学、人类学、民族学、法医学等众多专业背景的学生。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百余年前分道扬镳,而我们这个实验室希望把两者再带回到一起。”王传超介绍,实验室用科技手段探究人类的起源和演化等科学问题,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打破学科壁垒背后是该校强有力的政策支撑。该校专门设立的“交叉学科”专项支持计划,从博士生招生指标、经费、双聘等资源和政策角度,专项支持在交叉学科领域取得突出成效的科学家,为学科交叉“试验田”培植沃土。王传超由此得以跨学科招收博士生,带领团队打破学科限制、探索未知世界。

    这,只是该校探索学科交叉的足迹之一。早在2010年,该校就开始每年评选“田昭武学科交叉奖”,以嘉奖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课题组,鼓励教师进行学科交叉研究,促进学科交融与优势互补。

    作为今年获得该奖项特等奖的两个课题组之一,“分子影像探针”课题组提出了“仿生定向表达”及“超稳定均相混合制剂”的原创概念,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新型分子影像探针及成像方法,与学校附属医院深度密切合作进行临床转化,改善了肝癌患者预后效果。研究背后涉及交叉医学、化学、生物学及材料科学领域,并由此交叉产生了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和诊疗一体化分子探针等新研究方向。

    定期举办新文科系列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从多学科视角回应时代关切,思考新文科建设,对何为新文科、文科各学科如何创新及交叉进行阐释;开展“厦门大学交叉学科午餐会”,聚焦“能源化学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主题,搭台子、促交流,跨学科交流的火花碰撞,学科交叉的动能激荡……

    深度融合: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9月,第22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举办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发布会。项目负责人陶华冰副教授介绍,此次发布的新品设备颇具亮点:100千瓦制氢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一代电解水催化剂的综合工况性能领先同类型进口商业化产品,电解槽测试台仪器也填补了国内相关设备空白……

    这是该实验室立足于实现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技术的国产化,推动氢能技术创新的成果之一。跨学科协同攻关下,实验室围绕“制氢—储运—用氢”布局全链条研发,已搭建完成燃料电池应用开发平台,并成功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到市场,推动高效电解水制氢产品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助力绿色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成功运作的密码,是实验室新型的协同攻关机制、明确的产业化目标和跨学科的破壁合作。

    “实验室实打实地以目标为导向,将各学科人才聚集在一起,缺什么补什么,协同做出实打实的成果。”嘉庚创新实验室副主任助理郭奇勋说。

    在这里,来自化学、能源、航空航天、材料、电子等众多领域的人才,在大项目群的牵引下,协同攻破一个又一个跨越学科壁垒的难题。尤其是众多科研成果得以落地,横亘在高校与企业、上游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的“鸿沟”逐渐被弥合。

    实现“鸿沟”跨越,是平台下来自不同学科的师生们协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实验室体制机制合理、资源配置灵活的结果,更是该校集聚发展新动能、打造集成大平台的结果。

    近年来,学校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能源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海洋与生态环境等领域,探索以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和以重点领域研究为目标的多学科科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了一批交叉集成大平台、大基地,不断增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引领能力。

    学科交叉“顶着天”的同时,更让学校的发展“立着地”。

    将人工智能与城市治理相结合,该校信息学院纪荣嵘教授团队与腾讯优图联合研发了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突破了传统识别技术在年龄、肤色跨度较大的情况下精度严重下降的瓶颈,实现了高精度跨年龄人脸比对与识别,协助公安部门破获多起拐卖儿童案件;通过高分子材料、表面工程、电化学等多学科交叉,戴李宗教授团队把研究兴趣跨界到艺术学科,通过对天然高分子结构改性和界面调控技术,针对漆画进行原材料创新……

    一个个成果落地开花,见证着该校学科交融不断深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深化,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创新引领:

    以优势促特色发展

    全球首支戊肝疫苗,首支国产宫颈癌疫苗,打破国际垄断并远销欧洲等海外市场的艾滋病免疫诊断试剂,全球新一代国际“金标准”戊肝诊断试剂……在该校公共卫生学院夏宁邵教授等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学校在创新疫苗、诊断试剂与设备、治疗性药物、诊疗一体化产品及医疗大数据与公共卫生政策等转化医学应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标志性成果,并在“产学研”结合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以优势促特色发展,2012年该校设立国内首个“转化医学”交叉学科硕士点,涉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仪器科学与技术、药学等一级学科,探索以多学科交叉理念培养转化医学高层次后备人才,进一步满足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成功研制出开放式高性能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打破国外厂商的市场垄断;在疫情大考中,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并获准上市……以优势带动特色发展,重大成果频频闪现。

    充分利用涉海交叉集成研究优势,海洋事务学科立足文理交叉,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综合性政策研究;成立中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整合经济、管理、法学等领域学者,以多学科视角和问题导向研究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问题……

    以高峰引领促畅通融合,该校以优势学科为支撑,构建起学科交叉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立足科学技术前沿、特定重点领域,鼓励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和基础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新商科建设,进一步发挥优势学科特色,探索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和学科增长点,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我们要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大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能力,推进适应新发展阶段的学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为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