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动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关系到专业教育的育人价值观。探索和研究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既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之需,也是推进教书育人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在全面深化和持续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想自觉和主动作为。专业课程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能课程如何落实思政育人的方法和路径,是教学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开展专业教学的同时,不断尝试将思政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于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中。其中,省级一流课程“纪录片创作”及其教学团队为专业实施课程思政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以理论教学为切入点,科学阐释纪录片创作理论

    “纪录片创作”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一方面注重实操性,培养学生创作纪录片的技能;另一方面则以理论为重要指引,让学生从理论层面深度领悟纪录片创作的规律和原理。回溯中外纪录片发展史,应用理论往往伴随着拍摄实践不断推陈出新。从20世纪20年代英国纪录片运动到格里尔逊“敲打现实”的宣言,再到维尔托夫“电影的眼睛”理论的提出等,他们的纪录片实践也都蕴含着丰富的理论色彩和学术内涵。

    教学团队深入分析中外纪录片发展史,从中寻找各个纪录片流派和经典之作的深层次创作逻辑,将拍摄创作实践和应用理论相结合,在课程设计中将实务与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眼光和鉴别能力,摸索出更加科学的创作路径与专业素养。

    教学团队以理论教学为切入点,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观和文艺观及其对纪录片创作的意义阐释导入课程,使之成为指导本门课程教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在课堂中,教师将纪录片自身的真实性与纪录片蕴含的人文性、纪录片记录的客观性与纪录片表达的主体性结合起来,同时将新闻专题类纪录片的纪实性与党性原则联系起来加以讲解。课程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纪录片的本质、功能和价值,自觉增强对于纪录片理论的辨别力和判断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创作观,确保纪录片创作理论教学保持严谨的科学性,切实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

    成都理工大学“纪录片创作”教学团队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引,在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找准思政教育的衔接点,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让热爱纪录片创作的青年学生不仅学到了应该掌握的纪录片专业理论,而且学会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纪录片,解决纪录片创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纪录片创作”课程将培根铸魂放在关键位置,挖掘思政元素内涵,将其融入课程的各个环节,注重在教学中陶冶学生情操、浸润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为一名纪录片导演应该秉持的政治站位和党性原则。

    以实训教学为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人民创造了历史、书写了时代,文艺创作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其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艺术创作的价值。作为一种可以承载多元文化的纪实艺术,纪录片是以真实可信的镜头语言记录生活、反映现实,也给广大受众带来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享受,因此被誉为“形象化的文化大使”。纪录片不仅是表达创作者思想的艺术形式,也是国际传播的有效工具,更能反映时代要求和精神气质,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艺术手段。只有从“以人民为中心”出发,坚持深入群众、体验生活,从人民中汲取不竭的创作源泉,纪录片才能真正具有深沉的力量和久远的魅力。

    基于这一学理认知,成都理工大学“纪录片创作”教学团队深入研究纪录片的传播功能,不断加强对学生进行纪录片创作实训的价值导向,坚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作为课程研究与教学的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引。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团队引导学生开展纪录片创作实训,将关注民生状况、聚焦普通群众、记录人民业绩作为主要选题方向和创作主题。任课教师要求每一名学生在本门课程结束时都要完成一部质量达标且对拍摄对象倾注人文关怀的纪录片。学生作品扎根现实,充满深厚情感,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关注现实,关注具体的对象,表现出了良好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课程有效强化了学生热爱人民群众、关注人民生活的深切情感和使命担当,铸牢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和“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

    与此同时,课程教学团队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性纪录片创作采风活动,带领学生深入生活,让创作扎根在大地上,亲身感受时代变迁带来的巨大变化。采风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表达热情和创作热情,让学生在接受社会实践和国情社情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感悟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调研、创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深入挖掘丰富多彩又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中国故事,将其作为素材融入创作,努力提高创作质量,全面、系统、科学地把握纪录片创作的核心要义,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主线,准确把握纪录片创作的正确导向,用情用力书写属于人民的史诗。通过主题鲜明的创作实训和引导式的选题策划,学生不仅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纪录片的创作实务,也在思想政治觉悟上得到了正确的引导和显著提升,进而创作出大批贴近群众、关切民生、歌颂人民的纪录片作品,其中多部作品获得了国内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和作品评奖活动奖项。

    在这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成都理工大学“纪录片创作”教学团队深切体会到,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民情怀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而在纪录片创作的实训教学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能够引领学生自觉走进人民大众的生活,主动为普通人发声,讴歌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今,成都理工大学“纪录片创作”教学团队已经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作为纪录片创作实训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将继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加以深化落实。

    以选题策划为接口,让爱国主义精神入脑入心

    纪录片,特别是人文题材类纪录片,是一种自带文化基因的影片类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做纪录片就是在做文化,学习纪录片就是在学习文化。成都理工大学“纪录片创作”教学团队深刻认识到,利用纪录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应该成为中国纪录片导演的时代使命,作为专门为培养纪录片导演服务的专业课程,“纪录片创作”责无旁贷。

    中华优秀文化中既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包含了红色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这些优秀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承载着民族传承数千年的精神内核,其中蕴含了宝贵的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对构筑文化向心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优秀文化是人文题材类纪录片取之不尽的选题来源,也是“纪录片创作”课程思政用之不竭的鲜活材料。人文类题材纪录片独特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的工具属性。因此,在“纪录片创作”课程中融入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切实可行,而且行之有效。

    成都理工大学“纪录片创作”教学团队在纪录片的教学实践中注重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并有意识地借此强化对学生的教育。特别是在纪录片选题策划等创作实务教学中,任课教师要求学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选题方向,学生在对这些文化形态的深切体会和感悟中既获得了纪录片选题策划的实操训练,也获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红色革命文化的洗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滋养。譬如,学生在拍摄非遗题材纪录片的过程中,深刻感悟到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和悠久历史;在创作红色题材纪录片的过程中,再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树立了坚定的报国之志;在拍摄重大现实题材纪录片的过程中,通过实地采访和调研,切实感受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辉煌历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纪录片创作实践活动场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完全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历史,通过亲身实践实现成长。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学生有效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了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打造了一种沉浸式的思政课堂,将思政元素切实融入专业教学,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经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纪录片创作”课程不仅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育人效益,也通过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收获了广泛好评。

    开展结合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说至关重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工程,而找到能够有效实现其目标的方法和路径则是高校与教师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成都理工大学“纪录片创作”教学团队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着力推动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通过实践让二者之间建立起了有机联系,形成了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机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可供借鉴的育人路径。未来,教学团队将进一步加以优化完善,在今后的实践中开拓更大的探索空间。

    (王雪珺 刘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