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实验 笃行致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校园湖景 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 校门 学生劳动教育体验——种山芋

    创建于1902年、坐落于南京市察哈尔路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南师附中”),在历史洪流中七迁校址、十易校名,但始终盛名不衰,从中走出的社会各界人才亦数不胜数,包括巴金、胡风、严济慈、袁隆平、顾作霖、彭珮云等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

    学校120年的办学史,是一部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锐意实验的探索史。从最初的“六三三制”、道尔顿制实验,到后来的课程结构调整、“课程超市”建设,再到当下的“全E教育生态系统”构建、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南师附中的一次次探索,改变着自己,也改变着万千学子的命运,在江苏省的基础教育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创新学制实验 引领教学新风

    南师附中的前身是清末名臣张之洞奏设的三江师范学堂附属中学堂,此后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附属中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南京鲁迅中学等,1984年定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早在建校之初,张之洞就明确提出: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应“严访良师”“研究教育之理,讲求教授之法及管理之法”。20世纪20年代,著名教育家廖世承在校工作时又提出,“教育的事业,是一种实验的事业”,主张对新学说、新措施,先搞实验,再谋推行,教师也必须“略谙教育原理”“确具实验精神”。

    尊重身心发展规律,率先推行“六三三制”

    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教育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各种改革思潮自由迸发,学制改革迫在眉睫。1922年秋,东大附中率先在全国推行新学制,即“初高中各三学年俱行分科选科制,设职业科与普通科”,同年10月,廖世承为全国教育联合会起草中小学“六三三”新学制方案,迈出中小学学制与课程改革的坚实步伐。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试行“道尔顿制”

    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道尔顿制实验同样为人们津津乐道。这是当时国际上较为推崇的一种新型教育实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会忽视学生个性差别,因此专门设计了个别化教学制度,以自由和合作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923年6月,南师附中先以补习班作为道尔顿制试点,9月正式在初一、初二年级试行道尔顿制。经过一学期的对比实验,学校发现道尔顿制过于强调个性差异,忽视了班集体的作用和德育,同时存在无法克服的七大问题:经济问题、考试成绩问题、个别差异问题、操习问题、系统的知识问题、团体教学问题以及训育问题等。1924年9月,学校停止道尔顿制实验,廖世承果断指出道尔顿制不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相对于班级授课制并无绝对优势。实验以失败告终,却奠定了南师附中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的教育实验传统。而道尔顿制所提倡的尊重学生个别差异、跨学科教学等教育精神,也自此流淌进附中人的血液中,在此后一次次的实验和改革中闪烁光芒。

    重视心理研究,创立心理实验室

    在这一段时期内,南师附中所进行的心理实验探究也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1920年,廖世承与著名儿童教育家、心理学家陈鹤琴合作,以附中为实验基地,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创心理实验室。1928年至1937年,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与中大教育学院合作,从幼稚园、小学到中学进行了多层次、多学科的心理教育实验。其中,艾伟主持的“中学生国文英文读法心理研究”,张士一主持的“初高中英语教法研究”,萧孝蛛主持的“多方适应测验”,许恪士主持的学生心理测验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1940年2月,在位于重庆沙坪坝的中央大学内,心理学教授艾伟建立了中学六年一贯制的心理学习实验班。举办实验班的目的固然是为了给中央大学提供一个“教育心理”实验场地,但其进行的“教育心理”实验与测试,都符合中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对于中学的教学与学习大有裨益。当时正值抗战时期,在面临相当困难的情况下,艾伟等人还是利用邻近中央大学等便利条件,选聘了一批品德高洁、富有学养的教师。在这些教师的引领下,实验班学风纯正、成绩优异,从中走出了丁衡高、何凤生、伦世仪、王兆凯4位院士。同时,实验班的“教育心理实验”也取得丰厚成果,以国文教学为例,完成了《篇幅长短与诵读速率之关系》《朗读与默读之比较》《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兴趣之相关研究》《韵文与散文在持久记忆上之比较》《整篇诵读与分段诵读在效率上之比较》等多篇质量较高的研究报告。

    这一阶段附中之所以在各项教育实验与改革中建树颇多,与当时雄厚的师资力量息息相关。1955年以前,学校的校长多由大学教授专任,大学教师到附中兼课也是惯例,许多著名教授如王瀣、柳诒徵、邹秉文、钱崇树、胡先骕、杨铨等都来校教过课。

不断创新课程改革高度

    在时任校长胡百良的带领下,南师附中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课程改革。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附中课程改革也在未来数十年的一次次探索中创造新的高度。

    多元化设置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南师附中陆陆续续设置了20余门选修课,将原先的单一结构课程,改变为必修课、选修课、劳动技术课和社会实践课相结合的复合结构课程。附中将这些选修课分为3类:扩大知识面的,如电脑、实验化学、科学方法;培养兴趣爱好的,如文学、历史、地理、天文、电工;还有一类旨在培养“尖子生”的,所教内容并不受限于教学大纲,如外语、数学、物理,其中外语选修包括英语口语、日语口语、俄语等,前两门都由专门聘请的外国教师讲授。这些选修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内容更新周期短,有利于因材施教。

    据统计,在1983—1988届高中学生中,每届都有95%参加了选修课的学习,其中选学4门以上者占学生总数的60%。南师附中后来曾做过跟踪调查,1983年以后的连续10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均在95%以上,有80%的学生达到本科线。在那个大学尚未扩招的年代,这样的成绩给予了全校师生极大鼓舞,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当时的课改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时间跨越到21世纪初,“课程群”和“课程超市”成为南师附中课程改革的“关键词”。学校以满足学生、社会和学科发展为目标,不仅开设了国家必修课、国家选修课,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学校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学科活动课程等,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到了2010年,南师附中的选修课程超市,已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信息技术、体育、网络、技术、其他等15大类200余门课程,仅语文就包括旅游文学、小说欣赏、戏剧艺术欣赏等30余门课程。总的来说,人文类选修课程以增加阅读、提出问题、撰写论文、社会体验为主,理工类则突出学科思维和实验动手能力培养。

    多层次构建助推个性化培养

    围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南师附中近10年来对课程进行系统整合,逐渐形成了“互联网+”平台架构的三维课程体系与框架结构。在这一框架结构中,每一项课程内容都承载着对应的育人目的,既突出课程的育人价值,也注重课程的思维品质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与此同时,课程的设计基于层次的多样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需要。

    在已有德育体系的背景下,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形成了以游学文化、社团文化、修身文化、仪式文化和阅辨文化为载体,以责任、创造、坚毅、仁爱、独立等核心品格提升为目标的“五位一体”品格提升路径。

    竞赛类项目是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已形成了制度完善、结构严谨、考评合理的课程体系,既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五大奥赛课程,也有科创、人文、艺术、体育等竞技平台。学校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开设了不同层次课程,有针对性地突破学科发展瓶颈。学校还设立竞赛部,建立一支30多人的卓越导师团队,构建卓越课程体系,实现卓越教育

    2014年,依托政策支持,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联合签约开办“科学菁英班”。该班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模式,在结合国家课程并吸收IB课程、AP课程特色的基础上,整合出一套系统课程,培养具有高水平人文素养的科技创新优秀苗子。“科学菁英班”的师资力量以南师附中为主,国科大承担一定的课程教学和科技实验指导任务。经过若干年的探索,目前“科学菁英班”的学生发展状态良好,在人文情怀、科学素养以及学科融通等方面都有优秀表现。

    此外,学校还进一步开发和实施了空军青少年航校课程,这是附中对人才规格的另一种范式尝试。

    打破边界实现深度融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