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源”光影中绽放美丽青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江苏省口岸中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工贸港口城市泰州,是一所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了“清源自觉者”的志业体悟行动,从当下高中教育教学中发现的真问题出发,走出了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品格教育创新之路,构建了服务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生态。

    建构“清正源新”德性场域体系

    近年来,学校发挥泰州人文荟萃、名贤辈出的优势,把泰州革命老区作为学校德性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四史”教育,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利用学校的“清源亭”、岳飞像、“蟾宫折桂”等36个文化景点,构建了有学校特色的德性场域体系。

    1.构建德性校园厚植“清正源新”

    口岸中学旧址是岳王庙,学校将校园里的“精忠报国主题苑”打造成“励志园”,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牢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历史使命。校园东南角的“清源亭”内,竖立着吴正清、赵鑫源两位革命先烈的纪念碑。学校将“清源”精神和当地革命史融合,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学生成为清正的信仰坚守者。开展校园文化节、18岁成人活动、黄丝带立志活动等,树立学生远大志向。各班精心打造班级文化,让每间教室都成为德性升华的一角,形成“一班一品”,将长廊、墙壁、走道等也都布置成德育第二课堂。 

    2.借力校外资源渗透“清正源新”

    结合新时代要求,学校深挖“清源”精神特质,丰富和拓展品格教育内涵,优化主题设计,将研学游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形式。学校依托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杨根思烈士陵园等,开展红色之旅,坚定学生共产主义信仰,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母亲河长江、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泰州引江河枢纽工程等,开展生态之旅,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怀;依托泰州施耐庵故居、泰州郑板桥故居、泰州梅兰芳纪念馆等开展文化之旅,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争做中华文化的坚守者。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泰州科技馆、博物馆、高新技术产业园等,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核心素养。

    3.整合家庭教育浸润“清正源新”

    学校引导学生构建家庭德性小书房、小厨房、小庭院、小空间,让学生和家长共同领悟“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的“清正源新”理念,笃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以促进学生终身成长。学校不定期举行优秀家庭德性场域展示,开展家校专题道德讲堂,让师生和家长同台探讨,将典型的家教案例进行推介,实现学校和社会德育资源共享共建。

    建构“清正源新”校本课程体系

    当今世界已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教育该如何作为,成为每一个教育人必须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江苏省口岸中学潜心开发课程资源,打造了一系列“清源课程”,以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健全人格和现代文化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1.“清源”思政课程

    学校以思政课程为德育引领,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充分发挥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领衔的泰州市高中名师工作室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开发了“清源”思政课程“马列哲学”“红色基因”“四史教育”等,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传承“清源”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情怀。

    2.“清源”志业课程

    学校开设了“清源”志业课程 “清源大阅读”“清源新劳动”“清源新美育”。其中“清源大阅读”课程溯源“清源文化”,延续“清正源新”的历史文脉,寻访吴正清、赵鑫源等泰州地区革命烈士遗迹,选编烈士事迹报告、烈士后人访谈及回忆录;依托学校“清源书苑”举行“红色故事阅读分享会”“红色故事读后感征文”等活动,将学生的优秀习作编入《清源大阅读》,分年度编册。“清源新劳动”课程结合学生志业理想,改进传统劳动课程,赋予课程志业内涵,创新劳动课程形式,丰富劳动课程内容。“清源新美育”以美育为起点,以美启德、以德兴美,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体悟美”“鉴赏美”的能力。

    3.“清源”生命课程 

    学校开设了“清源”生命课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进一步提升学生生命品质、实现人生价值。“生命体验”“身心健康”“人格健康”将生命体验课程、身心健康课程、人格健康课程融入“清源”生命课程,引领学生探索生命意义、主导自我命运。

    4.“清源”体悟课程

    学校开设了“清源”体悟课程“清源读写家”“清源演说家”“清源摄影家”。将“志业理想”“志业体验”“志业实践”“志业思考”融入课程,凸显“清源自觉者”“志业体悟”的志趣诉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志业理想、兴趣特长,自主选择心仪的体悟课程。通过选修各类体悟课程,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5.“清源”“青字”课堂

    学校依托“清源”精神,围绕“青年筑基”“青年融合”“青年发展”三大主题,创设清源特色系列“青字”课堂:“清源”团员课堂——“青课悦习”,“清源”诵读课堂——“青读时光”,“清源”演讲课堂——“青讲习语”,“清源”百家讲坛——“共说青听”,“清源”微影课堂——“微影青春”,“清源”民族课堂——“民汉青融”,“清源”法治课堂——“青年法官”,“清源”志愿活动——“青心青愿”等。赓续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开展志业理想教育,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充分体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将“青字”课堂有机融入“清源”课程体系,深化“清源自觉者”的思想引领与志业体悟,积极探索在“青字”课堂中施行志业体悟教育的范式。

    建构“清正源新”职业体悟活动体系

    新时代需要青年学生“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学校围绕培养“清源自觉者”的目标,通过开展“清正源新”系列职业体悟活动,形成“人生观澄清→职业意向→高校和专业意向→三年学业规划→终身发展规划”的链条式职业生涯规划渠道,帮助学生构建“生涯准备、生涯觉醒、生涯模拟”三大职业体悟体系,探索“生涯认知”“生涯体验”“生涯实践”的职业体悟实施路径。

    1.创新活动形式,注重学生职业体悟唤醒

    学校利用生涯规划软件平台,对学生进行卡特尔人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管理风格测验、需求倾向测验等测试,帮助学生全面认清自己的价值取向,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优势和职业偏向,促进学生生涯唤醒,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开展职业生涯人物访谈、简历设计大赛、校园模拟招聘会、“大学节”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择业需具备的能力,检验自己与生涯规划的吻合度,在提前试错中探索自己的人生方向。通过组织高校夏令营和“走进大学”“走近学长”“大学教授面对面”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解高校、熟悉专业、明晰高中学科与大学专业之间关系的平台,激发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促进学生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2.整合社会资源,助推学生职业体悟探索

    江苏省口岸中学毗邻扬子江药业集团、中国医药城,学校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优势,组织学生走进这些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并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职业访谈、跟岗体验,了解企业各环节的运作规范和最新的行业动态,感受科技和创新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体验各类职业的魅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职业方向,更积极地进行职业体悟的探索。

    3.创设展示平台,促进学生职业体悟生成

    为进一步内化学生对自身职业规划的认知,学校举行了职业生涯探索的成果展示,以成果展示和榜样的效应,推动学生的职业体悟生成。开设“生涯讲堂”,举行“年度生涯之星”评比、“职业体验达人”评比、“年度生涯盛典”等活动,给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将生涯规划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建构“清正源新”品格提升评价体系

    学校依据国家对学生思想品格评价的要求,结合“清正源新”的德育理念,研究制定学生品格评价方案。一级品格评价紧扣“正”和“新”,并以此展开,根据“刚直方正、文雅端正、纯洁清正”和“自我革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等具体的二级品格标准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评价。

    学生品格评价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知行合一”。学校潜心打造修己、育人、渡人的“清源文化”氛围,其本质正是“知行合一”的阳明心学。二是正面教育。评价学生的德性注重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既看一时一事,也看学生的一贯表现,注重发掘其优点,充分肯定其成绩,使评价成为激励学生进步的动力。三是全面评价。学生品格评价依据党的教育方针,看重家国情怀,把国家和民族放在首位,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客观、公正地实施二级品格评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