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 医教协同 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
建校64年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始终秉承“励志笃学、厚德济生”的校训,发扬“团结、严谨、勤奋、奉献”的校风和“勤学慎思、惟真惟新”的学风,坚持“立足山东、辐射全国,依托行业、开放办学”的办学定位、“产教融合、医教协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和“学生为本、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精技善能”的育人方略,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文化润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战略,面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培养“品优技高”中医药技术技能人才。
党建领航,改革攻坚,树立“新中医”齐鲁样板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品牌和阵地建设,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大力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学校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党建工作先进集体,连续8年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连续2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3个基层党支部被省卫生健康系统评选为“过硬党支部”,2个基层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权威媒体以《“目标导向 四维集成” 强力推进基层党建》为题对学校针康系学工党支部的先进经验作了全面报道。
产教融合,医教协同,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
近年来,学校以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及山东省优质校建设等重要项目为契机,通过积极对接相关主管部门,出台系列制度文件,全面落实5项办学自主权,在教师招聘、绩效工资、产教融合、管理体制、办学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学校办学活力大幅提升。建立健全了理事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群建设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四级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产教融合、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实现了学校与行业企业多元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享、有效互动,深化了医教协同、一体化育人新机制,形成了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发展新格局。2018年,学校牵头成立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多元办学新模式。不断深化“引企入教”改革,现有合作企业170余家,其中非隶属附属医院21家,开设订单班50余个,覆盖所有专业,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相关工作,建设了“东阿阿胶学院”“容大健康学院”等12个混合所有制特色二级学院,成功入选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和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
学校紧紧抓住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万亿级医养健康产业、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烟台市医养健康“三个推动”规划、打造千亿级产业体系的难得机遇,对接医养健康产业链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内涵,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梯度推进、整体提升”的原则,做精药学类1个示范引领专业群,建成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做优中医学类、做强康复保健类、做宽护理类3个骨干专业群,将其作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第二梯队进行重点建设;在示范引领、骨干专业群带动下,做实医学类1个重点培育专业群,打造“1+3+1”梯度结构合理、彰显“精优强宽实”发展特色的专业群结构体系。同时以专业群为统领,统筹群内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创新与资源配置,努力探索有利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标达成的人才培养途径。药学类专业群进一步创新“校企双元、双场所育人、四阶段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中医学类专业群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双向嵌入,对接岗位、课程嵌入,以人为本、个性嵌入”的“三元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护理类专业群进一步提升校企“双主体、全过程、多元化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康复保健类专业群进一步优化“校企共育、双链对接、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医学类专业群校企协同实施“教学、科研、临床、技术服务”四位一体及“课程育才—文化激才—大赛展才—创新孵才”的“442”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目前建有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2个,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1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山东省“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2个,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4个,省级中医药重点科研实验室1个。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等专业综合竞争力连续多年在全国高职中医药类专业排行榜中位居前列。
名师领航,汇聚合力,成为产业发展新引擎
学校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系列化的引培计划与项目为抓手,积极探索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实施八大教师培养工程,打造了一支以教学名师为引领,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拥有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技术技能大师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人;建设了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5个,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5个;获得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教学名师7人,山东省名老中医、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技术能手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80余人次。
学校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资源“三大优势”,校企共建中医药社会服务线上线下综合平台,积极开展职业培训、继续教育、技术服务、健康服务和科普教育等5项社会服务工程,贯彻落实职业院校育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拓展培训新领域,开发培训新项目,全面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组织开展了中药调剂员、保健按摩师、中医刮痧师等10余个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工作,试点开展了母婴护理、失智老年人照护等12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工作。作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学校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开展了“杏林讲坛”“综合实践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中医药文化进社区”等系列中医药文化特色科普教育活动,开发中医药特色的研学课程10余门,1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中小学生优秀研学课程。依托学校附属医院,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建设了中医药特色的德昭颐养中心,辐射带动了区域社会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打造了惠民生知名品牌。学校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承担了烟台市校地融合项目5项,累计到账经费500余万元,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中药材育种和规范化种植基地12处,种植生态品种3000余亩,制定省级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标准、地方药材标准、团体标准及企业生产和质量控制标准30余项,指导合作企业建设了国家田园综合体1个,省级田园综合体、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等品牌项目12个,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培训3600人次,中医药科普教育6万人次,创新实践了“互联网+中医药+乡村振兴”产教融合烟台模式,实现了“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完成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莱阳、蓬莱、莱州普查任务,制作植物腊叶标本2200余份,收集药材225份,种质154份。
今后,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时俱进构建高水平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沈伟 何方正 唐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