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艺融合 提升幼儿创造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艺术体验活动中,孩子们在画“脸谱”。 幼儿园供图

    ■保教视点

    创造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学前阶段,科学与艺术两个领域是幼儿创造力培养的重要依托。我园长期深耕生活化科学活动与综合艺术教育,尝试从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尊重幼儿自身学习规律和特点等角度出发,从理念与实践层面寻求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突破口,着力探究科艺融合的适宜契机、有效路径等,促进幼儿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共同提升。

    起始:基于幼儿发展视角,寻找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契机

    从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来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会自然地进行相互作用、交叉与补充,这为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契机。

    无论是科学探究还是艺术表达与创作,幼儿的真实生活和兴趣关注点都是基础。园所实践中,幼儿能够驰骋想象,将观察到的形状各异的云朵表现在他们的肢体动作中、手工与绘画作品中,或转变为文学性语言。我们发现,“科学”与“艺术”二者间并不存在所谓的沟壑,幼儿科学观察的对象也往往会成为其艺术创作的内容。因此,园所开始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科学活动为基础,在幼儿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有机融入艺术作为支撑,拓宽幼儿的探究视野、丰富幼儿的思维方式、延伸幼儿的创造表征,有力支持幼儿的科学学习。

    幼儿在欣赏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同时,也时常会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好奇,从认识“是什么”,渐渐发展为对“为什么”“怎么办”的探索,借助画面、色彩、造型等符号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索发现,经验获得具有渐进性。教师也逐渐明晰了实现“科学+艺术”的融合目标,即立足幼儿真实生活捕捉科学与艺术元素,支持幼儿在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进行科学探究,不断在挖掘科学与艺术“真善美”的共同内核中,发展幼儿创造力。

    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愈加坚定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生长基点,使教师对幼儿的支持与引导能够更贴近幼儿当前乃至未来的发展需要。一方面,强调“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生活性原则,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及喜欢的活动纳入科学教育的内容,生成科学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着眼“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原则,在鼓励幼儿发现、感知、体验科学之美,进而运用科学创造美的同时,还关注幼儿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爱护环境的科学价值观与道德品质的形成。

    丰满:关注幼儿探究兴趣,拓展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路径

    幼儿的探索日渐丰满与多元,最初由艺术作为科学教育活动开启的单向路径已经难以满足活动在探索中不断延伸的需求。因此,我们将前期由艺术走向科学的单起点转变为双起点,使科学教育在不同推进时期都能借助艺术火花的点亮而更具生机。

    一方面,艺术能够作为科学教育“从无到有”的起点,通过把握艺术教育活动和挖掘艺术形象中隐含的科学探究契机,自然而然地拓展生成涵盖艺术思维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艺术类活动中产生的好奇心,随机把握其中隐含的科学原理,支持幼儿由艺术向科学的主动探究转变。如:幼儿基于对《小兔乖乖》绘本的兴趣,萌发了进行“小兔乖乖”皮影戏游戏的兴趣,那皮影戏是什么?完成一出皮影戏需要哪些材料?这便成为幼儿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需要探究解决的科学问题。

    另一方面,艺术能够作为科学教育“从一到多”的起点,在幼儿进行科学发现或科学探究过程中辅以艺术的手段与方式,鼓励幼儿以更具情感和形象化的方式表达发现、探索科学原理。教师正是找到了艺术化的表征方式与幼儿的具象思维间的有机联系,才使得幼儿在艺术氤氲下的科学创造更具温度、更富情感。如:皮影戏作为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幼儿在感知这项艺术的同时,也开启了在科学世界中探究光与影关系的奥秘之门。“小兔乖乖”皮影戏活动过程中,幼儿经历了动物形象无法呈现、大灰狼因躲在大树后面而无法被观众看见、小兔子红色眼睛如何呈现等问题,而这些问题背后则蕴含着诸多科学原理,幼儿正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知影子的产生、影子的重叠等科学现象。整个探究的过程也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幼儿正是在运用多种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比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进而发现科学的奥秘,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完善:满足幼儿个性需求,创设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环境

    每一个幼儿都有独特的想法,创造力的培养也正是在不同的思想激荡中得以实现的。我们尝试营造能够促进科艺融合、点燃幼儿科学探索热情的空间环境,以充满艺术性的师幼互动语言与形式激发幼儿科学探究思考,致力于支持每个幼儿实现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不断成长的,我们逐步探索出了具备“六性”的空间环境以唤醒幼儿的科学探究热情。具体来讲,游戏性强调以富含自然趣味的游戏情境吸引并引发幼儿与环境的主动互动和探究;启发性注重对环境中“是什么”“为什么”科学契机的捕捉挖掘,在刺激感官的同时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变化性是指依据幼儿兴趣要点动态生成并不断丰富环境内容,基于活动主题的推进拓展形成系统性环境空间;融通性是把握科学主线在整体环境中的融通,从而在各环境空间的联通互动中支持生活化科学活动;挑战性即基于幼儿最近发展区提供富有层次性的环境材料,引发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进行创造性联想、推理、归纳;人文性关注环境中的人文关怀、艺术审美等要素的渗透,通过宽松的、富有生命力和美感的环境持续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

    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教育活动实效性的有力保障,我们在科艺融合活动中巧妙运用艺术性的表达方式与互动形式,营造更具美感与想象力的活动氛围。在语言表达方面,区别于科学活动中强调严谨、准确、规范的说明性语言,艺术情境中的语言更强调情绪感受,更富有感情色彩。教师基于艺术情境以夸张的言语或面部表情在吸引幼儿兴趣的同时,又能放大幼儿的感觉体验,从而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另外,可借助艺术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留白之感,在科学原理揭示前运用艺术性的表达方式为其蒙上神秘的面纱,引发幼儿主动积极地探索。如:在互动形式上,教师引导幼儿借由多人表演、道具制作的戏剧过程实现对光影、声音传播等科学现象的探索,并在最后的表演中增强探秘的成就感;选用以科学现象为内容的音乐激发幼儿在体验音乐律动的同时,依据歌曲内容实现科学猜想,促进艺术欣赏与科学认知的双向拓展;借助绘画使得复杂的思辨过程和严密的发明过程以贴近幼儿的姿态在生活中展现,也鼓舞着幼儿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科学为世界带来的美好。

    艺术的融入让科学活动充满了人文色彩,满足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情感需要,促使幼儿在多种心理活动的碰撞、交融中不断重构自己的认知经验。在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幼儿的社会交往、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得以不断深化与拓展。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第一幼儿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