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情 共绘民族团结新图景
赤峰学院位于闻名遐迩的“红山文化”发祥地——内蒙古赤峰市。学校创办于1957年,时为赤峰师范学校,后更名为昭乌达蒙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赤峰民族师专;2003年,赤峰民族师专、赤峰教育学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赤峰分校、内蒙古幼儿园师范学校、赤峰卫生学校五校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赤峰学院;2008年,赤峰艺术旅游学校整建制并入;201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顺利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学校现开设本科专业60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个学科门类,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3750人,专任教师1000人,2011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入选全国高校以评促建先进典型案例库。同年,学校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有力促进了自治区文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2016年,学校凭借在转型发展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被确立为全区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同时被列入全国百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院校”。2019年学校成功召开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作出了创建赤峰大学的战略部署,擘画了学校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2021年,学校制定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绘制了高质量发展的“作战图”。2022年8月,学校获批内蒙古自治区第八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60多年的办学实践结出民族团结进步的硕果,培养的16万多名各民族毕业生活跃在内蒙古自治区各条战线上。赤峰学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有形有感有效抓好民族团结各项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加强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民族工作正确方向
赤峰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把做好民族工作作为必须始终放在心上的“国之大者”,纳入学校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健全工作思路、政策措施和制度机制,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民族工作,着力解决全校民族工作面临的现实难题和具体问题,牢牢掌握民族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利用赤峰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有利契机,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其他校级领导为副组长,学校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完善定期专题研究、常态督促调度等工作机制,为学校全面深入持久做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坚强保障。
推动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强政治力量,层层传导压力是关键。赤峰学院党委坚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工作统筹,压实政治责任,将民族工作纳入二级单位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考评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强化“民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涉及民族工作”的意识,构筑起了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协调落实、各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凝聚起共同做好民族工作的强大合力。
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保证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自觉,要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就必须注重加强理论武装。校党委班子成员坚持领导带头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用好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示范带动全校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传,推动“守望相助”“中华民族一家亲”等思想深入人心。今年以来,学校两级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20余次。
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
赤峰学院有5200余名各民族师生。为促进师生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睦相处、共同进步,赤峰学院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坚持正面引领,推动形成人人珍视民族团结、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一环。学校深入实施“1234”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听、记、思、展、评”五步课堂教学法,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突破了“教”与“学”的隔阂,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与单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实施了“十大育人”工程,构建了“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并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创新,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发布《赤峰学院关于在全校师生员工中继续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势与政策教育”等课程,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发掘各门课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元素,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邀请巴林右旗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宣讲员宝力讲述家庭故事《将民族团结接力棒代代相传》,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走深走实,加强载体平台建设是关键。学校积极打造和培育具有民族特色的学生社团,创新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坊”等工作机制,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发力,精心制作“石榴籽”系列网络小课堂,先后推出“民族团结”“中华文化”“乡村振兴”等“石榴籽”系列微课堂40余讲,通过各类教育平台不断拓展思想教育的广度、深度、维度。积极发挥学校区市两级宣讲、赤峰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专家库等的应有作用。面向党员干部、一线教师、辅导员队伍、学生群体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讲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结合宣教工作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更新授课内容,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分类引导、精准施教。去年以来进行了50余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效果良好、反响热烈,为不断巩固全市乃至全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建设亮丽内蒙古贡献了赤峰学院力量。
以社会实践为生动载体,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学校积极推进在校学生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实习支教、志愿服务、农牧民培训等活动,组织开展“青马工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创新项目,近几年共立项550项,吸引学生4万人次参加,累计给予经费支持200余万元。
特色校园文化,构筑师生共有精神家园
赤峰学院坚持在师生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促进各民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培育健康校园文化。学校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内核,大力开展“爱祖国担大任做新人”主题教育、“民族团结政策宣传月”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创新项目等活动,构建校园民族文体活动体系。把握“一周两月”时间节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理论宣讲比赛、社会实践调研、观看主题电影、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做足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文章。持续办好赤峰学院乌兰牧骑,打造民族文艺精品,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师生在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活动中,持续树牢“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心灵深处。
加强历史文化研究。立足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民族探源、民族交流融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等方面不断加强研究,形成了诸如“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100年系列丛书”“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系列丛书”等一批优秀研究成果。先后成立了“赤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中心”“红山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加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力度,组织培训14次,立项课题37项。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际,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现实课题研究,充分挖掘各类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名教师获得国家民族研究项目课题立项,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创新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2021年,学校红山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获批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出台了《赤峰学院蒙古语授课专业和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改革的工作方案》,注重选优配强三科教师队伍,举办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班,采取集中培训和网络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高教师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能力水平。积极服务全区全市发展大局,结合赤峰市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三科统编教师实际情况,先后举办了赤峰市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三科统编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班、教研员高级研修班、道德法律历史教师培训班等,充分运用线上讲授、集中培训、跟岗实践、培训测试、结对共建等形式,提升培训质量,更好服务赤峰乃至内蒙古东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020年、2022年,赤峰学院分别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第八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在今后的日子里,学校将继续久久为功、持续用力,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全校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绚丽绽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