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合力提升协同育人专业水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强调了家庭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必要性。为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推动家庭教育在新时代的新发展,自本日起,家教周刊开辟“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师生谈”栏目,欢迎广大读者关注。

    

    党的二十大将“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和“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写入党的政治报告,立足于新时代教育发展规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进一步强化了家庭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家庭教育工作,凝聚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强政府统筹,健全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的战略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统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发展,在制度设计、规划安排、资源整合等方面,充分发挥现代化治理协调能力,从而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家校社融通与合作。

    加强政府统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健全完善政策法规,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根本保障。应进一步细化现有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家校社各自的具体责任和协同的具体方式,使家校社协同育人落到实处。

    二是统筹协调各级职能部门,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明确和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围绕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和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两大重点,从组织属性和功能实现等维度认真谋划、加强联动、分工负责,着力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明确和压实政府职能部门的责任。

    三是着力推行平衡互补理念,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思想保障。一方面,要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纳入现代教育制度体系,与学校教育同等看待,并从根本上转变现有的教育理念,确保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构筑平衡的主体关系,为形成育人合力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在教育方式、习惯养成、资源供给以及成长环境等方面明确家校社协同、互补的共育思路,为实现最佳育人效果提供理念指引。

    明确权责边界,发挥协同育人独特优势

    从现实情况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一直存在边界不清、职责不明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僭越,本应属于学校教育的各项职能,越来越多地被转移到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中,最终导致家校社合作规则、秩序和责任的错位、越位与混乱。

    要改变上述状况,首先必须厘清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职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作为不同的教育形态,有着各自独特的教育职责、价值功能和活动空间。其中,学校教育主要承担的是知识传递功能,家庭教育主要承担的是生活教育功能,社会教育主要承担的是实践体验功能。三个主体既要明晰自己的边界,也不能越过对方的边界,要在尊重彼此职责、权限的基础上,力争使各自的教育功能发挥至最大化。其次也要明确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间的关系。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依托,三者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体系。新形势下,伴随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创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附庸而存在的时代已彻底结束,家、校、社成为平等的教育主体。基于此,为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必须秉持新时代的大教育观,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整合优势。

    增强专业水平,提升协同育人实践成效

    当前,同学校教育工作相比,家庭教育工作和社会教育工作的专业性都有待提高,家庭教育存在定位不清、方法不当等问题,社会教育则表现为功能弱化、缺位较多,家校社协同育人三方人员的专业水平存在显著差距,协同活动取得的实际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针对上述情况,必须从提高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专业性入手,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三者相互协作的专业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首先,要把家校社协同育人视为一项专业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和科研机构要组织专业化的研究团队,围绕家校社协同育人涉及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等开展深入系统研究,形成系列科研成果,并以此为依据规划、组织和开展协同育人活动。其次,要提高家校社协同育人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学校要提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的专业水平以及与家长有效沟通的能力,家长要主动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社会要增加面向学校的公共教育资源的开放以及面向家长的优质家庭教育指导资源的开发。最后,要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评估体系,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从而提升协同育人的实践成效。

    (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GYJ2021012]的研究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