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思政“金课”是这样炼成的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3年来,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党组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建设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
?截至目前,全国高校专兼职辅导员达24.08万人,比2019年增加了约5.2万人,师生比实现从1:205到1:171配置,31个省(区、市)辅导员配备实现整体达标。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由2012年的100余家发展到2021年的1440余家,中宣部、教育部重点建设37家全国重点马院,教育部支持建设200余个优秀教学科研团队。
?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已建成教指委专家值班答疑、听课记录、教师研修管理等7个子平台,覆盖2700多所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累计访问量500万人次。
?3年来,每年有300多位党政领导干部上讲台、400多位“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进校园,3年共有300多位“全国劳模”“大国工匠”担任校外辅导员。
?重点建设200个优质高校思政类公众号,截至目前共拥有粉丝6119万人,阅读量超8.6亿次。
?3年来,开展多期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看量超过1.5亿次。
?超过85%的中小学生在勤劳节约、诚实守信、团结友善、遵守公德等方面的日常行为规范较好,8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超过95%的学生报告学校开展过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
————————————————————————
“广大教师荣誉感和责任感大大增强,广大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高度认同,‘四个自信’显著增强,充分彰显了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3月1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3年来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工作进展成效。发布会上,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表示,3年来,教育部和各地各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聚焦铸魂育人,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形成合力办好思政课的工作格局,打造了一批深受学生喜爱的思政“金课”。
做“大先生” 育“大英才”
固本强基,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
“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发布会上,一项项数据见证了3年来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截至2021年底,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人,较2012年增加7.4万人,比2018年增加5万多人,队伍配备总体达到师生比1:350的要求。专职思政课教师年轻化成为队伍发展新态势,49岁以下的教师占77.7%,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5%。
加快构建全方位体系化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组织41个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学)基地、32个“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开展常态化培训研修,每年培训教师近6000人。
各地陆续落实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繁荣计划”设立思政课研究专项,3年累计立项近1000项,支持经费近3亿元。
“推广实施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完善部省校三级培训体系,分课程分专题开展教师培训,深入实施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推动高校健全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强化教学评价导向。”徐青森介绍,教育部大力推动各地各校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广大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做“大先生”、教“大学问”、育“大英才”的生动局面。
“我们通过优化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积极推动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构建育人共同体。” 发布会上,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张文斌用两组数据介绍了两支特殊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一是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辅导员队伍。截至目前,全国高校专兼职辅导员达24.08万人,比2019年增加了约5.2万人,师生比实现从1:205到1:171配置,31个省(区、市)辅导员配备实现整体达标。
二是充分利用社会育人资源的校外辅导员队伍。3年来,每年有300多位党政领导干部上讲台、400多位“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进校园,3年共有300多位“全国劳模”“大国工匠”担任校外辅导员。
在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同样呈现可喜变化。
“培养‘种子’教师,在国培计划中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完善激励机制,在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遴选中单列思政课教师名额,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评选活动中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倾斜;举办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工作交流研讨活动,开展全国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着力提高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把握教材、实施教学改革能力,带动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水平。”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游森说。
增强亲和力 深化感染力
改革创新,“大思政课”打动学生心灵
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总体水平,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和“点头率”?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徐青森介绍,3年来各地各高校围绕教师讲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特别是有些高校结合本校学科专业特点开发建设了许多特色思政课程,受到学生好评。
“我们在全国率先形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最齐全、最完整的思政课课程体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王易说,该校于2019年在全国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通过吸收最前沿的内容、集中最优秀的教师、给予最全面的保障,确保这门思政必修课的高质量开设。同时,增设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共党史一百年、社会主义发展五百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等思政选修课,构建起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本硕博思政课程体系。
徐青森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启动编写专门教材,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教材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专业教材。
“教育部正在制订实施关于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推动高校严格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时学分,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启动‘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会同有关部门联合设立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徐青森说。
“从2020年德育状况监测结果来看,中小学生普遍具有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超过85%的学生在勤劳节约、诚实守信、团结友善、遵守公德等方面的日常行为规范较好,八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超过95%的学生报告学校开展过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发布会上,游森介绍了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带来的变化。
在游森看来,这些成绩的取得在于各地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用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场馆、科技场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资源,以及各地特色教育资源,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强化实践体验和感悟,促进了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共有 共建 共享
技术赋能,信息化让思政课更有“料”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在支持思政课教学、充实丰富德育教育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部正在与上海‘易班’平台合作,推动面向学生自主学习的‘青梨派’平台建设,目前‘易班’已经覆盖全国1700多所高校,大学生实名注册用户达到了3000万人,日均活跃用户超过百万人次。”徐青森指出,未来“青梨派”平台一方面将把优质课程资源提供给学生,另一方面将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和制作微电影、动漫、音乐等网络作品,上传到平台进行发布和互动。同时,教育部还在探索把这些成果发布和展示交流,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师评价考核等联动起来。
“网络空间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要求我们贴近学生需求,不断扩拓展渠道资源,强化优质内容供给。”张文斌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