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谈义务教育学制改革需审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3-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年来,每逢全国两会,关于调整义务教育学制的建议屡见不鲜,要么建议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要么建议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适当延伸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时限。这些建议看似科学合理,实质上并未科学审慎地考虑义务教育制度设计本身的规律和原则要求,也没结合法律要求和社会发展实际,还需要审慎而为。

    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保障、适龄受教育对象必须完成的教育,是法定的责任和义务。其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免费和强制两个方面。凡纳入受教育范围的对象,除特殊对象不具备受教育条件法定可以豁免外,其他适龄对象必须依法接受,监护人和社会必须依法予以保障。

    目前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凡适龄少年儿童必须接受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强制性免费教育,符合少年儿童成长规律、义务教育成才奠基基础功能和国际通行做法。虽然我国义务教育巩固率和落实率已达到前所未有的良好成效和制度初衷,实现了义务教育最高水平的保障和落实,但目前轻易将义务教育向高中阶段延伸或者向学前阶段延伸以及随意变更学制仍不合时宜,并非切合实际的科学理性行为。

    按照目前的基础教育制度设计,普及高中教育指的是普及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并不是普及普通高中教育,普及也并非要求强制性绝对完成。完成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可以通过选择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两种方式继续深造,当然也有部分中断学业的学生符合法定年龄后通过务工等方式进入社会。如果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让所有初中毕业生必须接受强制性免费高中教育,这并不现实,因为一部分文化底子差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职业教育等途径实现成才梦想。

    如果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更显操之过急。“幼有所育”确实已经成为拥有幼儿家庭的共同期盼,也是党和国家关注的民生事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适龄学龄前儿童都能而且必须接受强制性教育。3—6岁适龄儿童最需要的教育是保育引导,最需要的是家庭和亲情的呵护及陪伴,而且不同家庭对于学龄前孩子的培养方式是迥异的,强制性、统一性的教育并不可取。同时,目前学前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整体平均毛入园率徘徊在95%左右,公办、民办幼儿园比例在50%左右,推行全面普及和强制性免费学前教育的实施困境可想而知。

    综上,与其不切实际地拉伸义务教育范围,不如集中精力办好目前的义务教育,并按照普及普惠优质安全、多样特色的标准,认真推进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何况义务教育属于法定教育,要想拉长延伸义务教育年限、扩容义务教育框架,必须经过科学严谨的调查调研审核,并依法通过修法程序才能实施。

    事实上,多年来各地探索拉长延伸义务教育实施范围的行为并不鲜见,比如有的地方将高中教育纳入免费教育,也有的地方将学前教育纳入免费教育,但这只是免费教育的普及框架拉大,免费受教育年限的扩延,并不是义务教育的延伸和扩容。不少地方实施几年后,又因为财政等原因,悄然恢复了原来的收费政策,这恐怕是更值得关注和深思的现象。

    所有的教育改革必须一以贯之,必须实事求是、兼顾发展实际,因此我们还是慎言义务教育学制改革为好,至少目前应该如此。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禹州市教育体育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