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循证评估,促进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3-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学校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课后服务是否达到预期成效,是否能真正解决“三点半”难题,是否存在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后成长与发展的反馈机制?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国内相关研究多关注课后服务责任主体和过程管理,对质量评估方面着力较少。正值“双减”工作全面实施之际,又以课后服务示范点建设单位的评估工作为契机,全国教师志愿服务联盟结合量化与质性方法,对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的34所示范单位开展了循证评估。

    首先,结合研究文献与政策,采用CIPP评价模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后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遵循适切性、教育性和可行性原则,归纳出评估课后服务质量的3个一级指标:条件保障、实施过程以及实施效果。条件保障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服务经费、社会参与、制度建设、人身安全等方面;过程管理包括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各方沟通等方面;实施效果包括学生发展、家长满意度、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等方面,最终形成15个二级指标、53个三级指标。

    其次,依据指标体系编制问卷,向34所课后服务示范点建设学校发放,最终回收1087份有效问卷,其中学校管理者58份、教师234份、家长433份、学生362份,又在问卷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0所学校进行深入调研,收集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方案、考核办法、工作总结等文本资料。

    据调查,各示范点单位已经形成一系列成功经验,例如实行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过程管理;整合退休教师、家长、学生志愿者、艺体专业人士等多方力量;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服务形式等。但仍有不少矛盾尚未解决:在教师层面,师资力量紧缺,教师工作负担较重,尤其“双减”以来课后服务“5+2”的实施客观上挤占了教师的备课、教研、学习等时间;在学校层面,课后服务经费匮乏、场地有限、名额不足,服务内容与形式的针对性不强,尤其在分层辅导、分类管理、课程体系化等方面亟待加强;在家校社合作层面,部分家长不了解实际情况,对课后服务内容的诉求不一。面对这些情况,学校需要召开家长见面会,让家长对课后服务有更充分的了解,甚至可以邀请家长走进学校助力课后服务,实现家校联动。此外,大多数学校会向社会专门机构购买服务,或邀请校外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协助进行机构和志愿者的资质审核。

    在总结成功经验、发现现实困难、了解各方需求的基础上,学校、政府、社会应当共同作出如下努力:

    第一,以校为本,组建课后服务教师队伍,进行课后服务课程资源开发、组织形式研究、评价方式探索等。学校应强化教师培训,提倡教师志愿服务精神,让教师具备提供优质课后服务的价值观基础和能力基础。

    第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完善课后服务制度建设。学校应将课后服务制度建设总体设计与地方实际相结合,考虑学校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生源、历史、文化等特殊性,围绕学校自身内涵、育人理念、校园文化等,整合学校课程、社团、家长、志愿者等资源,扩充优质课后服务资源,同时设计开发稳定、便捷的课后服务报名系统,以便学生报名、学校编班。

    第三,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形成政府、学校、社会、行业、家庭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学校既要“走出去”,将校内课后服务拓展到校外,利用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企业和街道社区等资源;也要“引进来”,采取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聘请文化、体育、科技、卫健等部门及科协、文联、美协、书协等组织的专业人员到学校协助开展课后服务活动。

    第四,建立标准,采用跟踪调研和评定问责的方式促进课后服务质量评估常态化,从而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学校教育品质,回归教育良好生态。(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