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论坛通州分论坛举行,与会专家热议——要努力探索高质量教学的方法与路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3-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褚清源) 首届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论坛通州分论坛日前举行。论坛以“守正创新,立德树人:‘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与课程育人的应然追求”为主题,聚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进一步落实课程改革精神,提升课程育人能力,开展促进教师核心素养的研修方式变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陈云龙、北京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唐亦勤、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熙、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等专家学者和通州区中小学校长、研修员及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聚一堂。

    李希贵在报告中指出:我们正在推行的任务学习,就是让学习过程社会化,要培养学生的不是作业思维,而是任务思维,在完成一个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巩固能力。如初中的《简·爱》课程,过去我们一直会这样设计问题——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认为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描写不够,你怎么看?现在我们这样设计问题——两位作家发生论战,纷纷在文学评论杂志发表文章。你作为杂志主编,需要在这个论战栏目写一个编者按,如何写?此时,学生就不是一个学生身份了,而是一个杂志的主编。学生必须研究什么是杂志,什么是杂志主编,杂志主编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做什么事情,然后再来评论。这是一种社会化的问题,是未来走向社会特别需要的能力,而且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杂志主编是如何思考的。

    张熙在报告中详细解读了教研发展的历史逻辑、教研发展面临的挑战、教研发展的未来期待等几方面内容,分析了我国教研员队伍建设的时代特征和现实要求,并对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进程下的教研体系重构作了详细讲解。她指出,《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表明了教研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文件规定了教研的基本方向是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深入研究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教育管理决策,加强基础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论坛期间,还举办了以“优化学科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培养阅读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内涵发展”“中小学学科基地的认识与实践”为主题的五个并行分论坛。同时举办了以“基于师生互动的有效教学研究模式”“‘双减’背景下区域全学科阅读的实施现状与推进策略”“教科研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路径研究”“作业管理与设计小项目”为主题的四场研修沙龙。

    据了解,会议期间20余位教育教学专家与200余位研修员、校长和教师进行了思想碰撞,探讨了在“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高质量提升和课程育人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诸多好的建议。本届学术年会促进了学术交流,激发了创新的育人思想和理念,同时在增进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了解、促进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我见语文教学实践的价值追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