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见教育的未来藏在观念中
这个时代,知识、技术迭代更新的速度前所未有。比如,我们还没有完全熟悉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就已排闼而来。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激活、激扬、生成哪些教育观念?以哪些先进的教育观念,引导我们向未来?我认为,应该较多关注以下6个方面。
全人目标。这是教育亘古未变的主题,又是一个充满紧迫性的时代命题。一是科技越发展,越需要道德之魂的统摄,应关注到科技应用的按钮应当处于道德之手,否则可能酿成巨大的科技灾难;二是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智力活动可以部分由机脑替代,人们就有可能腾出更多时间推进“五育”中的其他“四育”,或者是更好进行“五育”融合,“全人”之“全”有了更多时间保证;三是国家意志使然,党和国家提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可以看作从“三不朽”等优秀传统文化衍化而来,“三不朽”是德为首、德贯通的全面发展,“立德”是德,“立功”“立言”是基于德,在我们今天的语境中,就是以德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所以,“全人目标”是过去、现在、将来都应该坚持的。
“一个经验”。在强调学习历程完整性时,杜威提出“一个经验”的思想,他说:“我们在所经验到的物质走完其历程而达到完满时,就拥有了一个经验。只有在后来的后来,它才在经验的一般之流中实现内部整合,并与其他的经验区分开。”传统教学比较注重从感知到建构,而较多忽视从建构到应用,但恰恰是应用了才能领悟,才能内化为核心素养。新的学习环境下,保持学习历程完整性仍然十分重要,今天学者们十分强调大单元、大观念、大任务,大抵与之是相联系的。从杜威“经验”的思想出发,“一个经验”的“经验”包含——建设的,是向着特定目标前行的经验;主体的,是学习者主动亲历的学习行为;连续的,正是“连续”构成了课程,构成了教育内容;交互的,连续更多在时间,交互更多在空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实在与虚拟之间,都在发生交互作用;完整的,应该是“一个”,而不是“半个”,而完整基于课、单元,基于个性化学习,基于知识的具体化应用等,又有不同的定义;审美的,按照杜威的说法,智性经验要得到自身的完整,“就须打上审美的印证”“经验如果不是具有审美的性质,就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整体”,如果能让学生流连忘返,甚至享受如痴如醉的高峰体验,这样的“一个经验”就当以“境界”论之。如今,人们思考的方法,生活、生产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有的还是颠覆性的变化。但我坚信,“一个经验”的精髓不应丢失。
科学记忆。传统教育以记忆为王,所谓“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知识是可以用车装斗量的。在数字化、人工智能时代,传统学习中记忆的功能正被机脑所替代。但这并非意味着记忆的“褪色”。记忆是新知的基石,新科技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优化记忆,而不是放弃记忆。其一,记忆是某些学科或者一些学科特定知识板块重要的学习方法。比如英语的学习和语文中古文的学习,如果没有记忆打下基础,就很难继续进一步的学习;其二,一些关键性知识需要学习者牢牢把握,形成自然反射式的运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反对死记硬背,但要“记死背硬”;其三,记忆应该从点式走向图式。图式是知识的框架和结构,是记忆中表征知识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网络,学习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图式的建构和优化。
创新为王。人工智能时代,高扬的是创新为王的旗帜。基础教育应当致力于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首先,要关注创新人格的培养,它是以求真和坚韧为内核的,具有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险的科学精神,在挫折面前能很快调整心态,坚守信念,有较强的独立性。其次,要培养批判性、审辩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基本前提,也是所有创新型人才的共同特质。这需要把课堂和学习“还”给学生,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掌握推理技能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改革评价方式支持这样的变革。再次,要重视学生情感智能的培养,学会合作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素质,美国提出的“21世纪技能”,包括沟通与协作能力、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领导力等,都是以人的情感智能为主轴的。而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我们在教育体制和育人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变革。
因材施教。这是教育的一个经典话题。这个经典话题近年来又热了起来,一方面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个体,另一方面是数字化、人工智能为个别化教育创造了更多可能。教育应该确立的基本宗旨是为学生的需求而教,所以研究学生就是第一功课。研究学生不仅要发现学生显性的差异,而且要发现学生隐性的潜能,许多优秀教师的案例说明,发现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其实就是为社会真正创造一个“新人”。接着是怎样教的问题,这需要在课程方面真正做到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的统一,需要通过数字化为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课程,更需要在集体化学习的制度安排中能够有效支持个别化学习。还应该看到的是,数字化、人工智能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特别是数字化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的精准分析,使教与学的改进可以基于数据和证据,因材施教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有了更多积极的可能。
共融智能。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出现,知识观正在发生嬗变。美国研究者戴维·温伯格在《知识的边界》中提出知识呈现的新样态:宽度,无边界,平民主义,悬而未决,“他者”授证等。罗杰斯指出文化是一个群体成员生活方式的总汇。罗蒂则认为知识的主体处于社会团体和族群之中。由此,我们触摸到群体知识观。在一定意义上,专业社群正是在群体知识观的思想土壤上生长起来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使智能的形成呈现丰富形态,其最佳形态就是创生共融智能。这也为涌现的专业社群架桥补路,使得远在天涯的合作者即时参与。有些高中提出高中、高校、高新企业的“三高”合作,正是在创造一种共融智能。有些学校与高校合作,有计划地沿着学科的核心知识向外打开,由高校教授与本校教师在不同端点合作授课,支持教学的其实是与学生同堂的教师背后共融智能的力量。我们相信,这些处于试水阶段的星星之火,随着科技大潮席卷而来,将会燃成燎原之势。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