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论
DOK理论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在微信公众号《中小学老师参考》撰文,由美国教育学者Norman·Webb博士提出的知识深度等级理论,即DOK(Depth of Knowledge)理论,反映了我们对知识在思维层面理解和掌握的程度。DOK的第一个层面是知识的回忆、再现、简单定义。第二个层面是对知识和思维的总结、解释、分类等。第三个层面是通过一系列步骤得出结论,其思维策略是可迁移的。第四个层面是更加复杂的拓展、延展、发散等思维过程。
DOK有什么用?我觉得它最大的意义就是提供了思维复杂性的参照,是衡量个体认知或思维深度的一把尺子。我们的教学到底有没有引导孩子去思考更深入的问题,培养更强的能力?我们知道它、关注它,教学也许就能更上一层楼。DOK可以干什么?可以分析教学目标的设计对思维能力的要求;可以标记教案中设计问题的等级;可以进行试题分析;可以设计核心问题、问题链等;可以设计教学活动或教学任务;可以设计分层作业;可以更好地向课程标准看齐。
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鹏在《中学语文教学》撰文,“逆向教学设计”中的“逆向”主要体现在学习结果、评价证据与学习活动的逆向因果关联,凸显了预估学习结果和确定评价证据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地位。为了帮助教师研判学生是否理解学科大概念,美国教育学者威金斯和麦克泰格特别提出“理解”的六个层面:能解释、能阐释、能应用、能洞察、能内化、能自知。同时,为了帮助教师设计学习活动,他们还提炼了WHERETO六大要素:确保学生了解学习主题的方向(Where)和学习原因(Why);一开始就要吸引(Hook)学生,并始终维持(Hold)学生兴趣;运用必要的经验、工具、知识和策略,确保(Equip)学生实现学业表现目标;为学生创设多种机会回溯(Rethink)大概念,反思(Reflect)学习进度和修改(Revise)学习成果;建构多样的学习机会,便于学生评估(Evaluate)学习过程和自我认知;基于学生个人的能力、兴趣、风格、需求量身设计(Tailor)学习活动;组织(Organize)教学,力求引导学生产生持续的深度理解。“逆向教学设计”不是一种僵化的程序或者模式,不需要对理解的六个层面面面俱到。我们要聚焦学科大概念理解,为理解而教,为理解而学,为理解而评,体现教、学、评的内在一致性。
核心素养下的“新教学”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郑桂华在“现代课程网”撰文,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不少语文课堂教得浅,教得碎,教得杂。其实真正需要追问的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是什么,语文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在哪里。具体说,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要培育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就需要我们首先解决现实教学中浅、碎、杂的问题,这就需要有探索深度学习的一些方式、策略、活动、情境、任务等。
核心素养下的“新教学”有三个追求,即追求“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其中,大单元是核心。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是由零散走向关联,由浅表走向深入,由远离生活需要走向实际问题解决。如何突破核心素养下“新教学”探索的难点?我想第一个是大情境,第二个是大任务。核心素养下“新教学”的大情境需要生活的真实。由整合形成关联,是形成大任务的关键所在。整合什么呢?其实就是整合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学习评价等。
(伊哲 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