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破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难题
《强师计划》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推动和强调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究竟要破解哪些问题、怎么想办法去破解,这是大家关心的话题,我想谈四点想法。
第一,区域教师教育机构的本土化。调研发现,县市一级中小学教师基本是地方师范学院或者师专培养出来的。这样的教师教育培养机制的好处是,能够保证中国巨量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但这样的师范教育体系缺少开放性,很难实现教师教育机构之间在知识化、专业化、课程化育人模式上的交流,更多来自于当地教育经验的重复,在教育实践类课程上尤其如此。所以《强师计划》提到了师范院校的集群发展,我们要让跨区域、跨层级的教师教育机构之间实现专业知识、专业课程和专业人才的互联互通互用。我觉得师范院校的集群发展尤其是人才培养、智库研究和科研之间的集群推动,可能是这次《强师计划》要重点关注的话题。
第二,分阶段教育与分层级教育。以前我们说,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师毕业就可以,初中教师专科毕业就可以,高中教师本科毕业就可以了。这就导致教师教育培养过程结构化缺失,比如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严重缺少硕士,而且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包括初中教育的研究层级都比较低。所以我们应该考虑分阶段而不是分层级的教师教育,不能说从事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就可以在能力或者研究水平上低一等。我们需要追问,幼儿教师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育、高中阶段教师教育的特征分别是什么?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师学历和教师能力特征进行评级。
第三,教师教育的高等教育化。教师教育与生俱来要具备两个功能:一是规模化培养,二是关注教育的公平性。因此,现在我们要坚持并推动师范院校从事教师教育的“主责主职”。还有一点应该重视的是,在国家层面坚持对师范院校进行分类评价的同时,还应该坚持师范院校里对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分类评价,因为即使我们把教师教育相关资源给了师范院校,还要防止师范院校反而把师范教育本应该获得的资源挪向了非师范教育领域。另外,要大力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学历结构,但目前教师教育的硕士点、博士点太少,我们需要大规模争取教师教育的硕士点、博士点以及招生名额,高学历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学历需求,而且是教师这个职业的专业需求。
第四,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教师教育基本上是服务于基础教育的。现在我们培养出来的师范生从实践教学开始就依赖于基础教育实践,但是当师范生毕业到中小学任教后又被“重塑”了,不管是精神、情怀还是技能技巧,除了学科知识能够保留下来以外,其他都会“重新来过”。这需要引起反思,我们是否把基础教育的研究成果在中小学实现了课程转化?我们培养的师范生能够在多大程度引领基础教育的未来?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