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从大自然走向大社会
儿童的未来发展之所以不同,很大原因是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发展的能力不同。为此,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实验幼儿园着力打造“自然+”园本课程,从幼儿当下的生活出发,以幼儿为主体,链接自然、家庭、社区等适宜的教育资源,遵循“预设与生成”原则,以时间为轴,以季节、节日、重大事件等幼儿的实际需求为依据,从观察到解释再到提出新的问题,最终形成共同推进、具有挑战性的主题生成课程,让幼儿从大自然走向大社会。
架构动态园本课程体系。“自然+”园本课程的来源、计划和实施强调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始终秉持教育规律、儿童发展为先的目标,通过对幼儿需求、兴趣、思维的仔细观察、价值判断,不断调整课程计划,推动生成新的连续递进的幼儿活动。幼儿园确立了思想自由、生活自主、成长自然的课程理念,汲取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季节更迭、动物植物等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的事物,聚焦社会中与幼儿息息相关的元素,形成大自然、大社会双轨“五部曲”课程主线,设计了课程审议、课程分配、课程计划、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评价等环节的实施体系,开发了涉及幼儿学习、游戏、家园共育、教学研究等多层面的课程资源群,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研究儿童,与儿童一起研究。“自然+”园本课程的目标是过程取向的,既有计划性又有随机性。教师通过对幼儿生活和游戏的观察、识别、回应,与幼儿共同寻找、生成游戏和学习的生长点,让学习不断深化、不断延续。在课程活动之前,教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对课程目标、内容、形式等进行规划,预设“课程网络图”。在课程实施中,教师通过观察儿童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价值判断,不断调整、修正,使儿童自主探索、自我建构、自我完善,建构并生成课程网络和活动链。在“虎虎生威庆元旦”主题活动中,教师预设以“集市故事”为主题,引导幼儿围绕各类商品展开探索,但多数幼儿却对集市上的小鱼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教师抓住教育契机调整思路,让幼儿围绕“小鱼”展开探究,开展了“小鱼幼儿园”“再见了小鱼”两个次主题共15个游戏活动,形成不断向内深入和向外延伸的动态活动链。
用儿童的方式认知世界。幼儿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需要通过“计划—实施—回顾”的活动循环来获得新经验,这样的学习路径可总结为:广泛汇集、主动获取、多元表达。
广泛汇集。活动初期幼儿经验明显不足,需要广泛涉猎,获取大量经验,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例如,幼儿想举办一场画展,他们就需要通过询问、网络等多渠道搜集中外著名的绘画大师资料,了解各种绘画方式,鉴赏各种绘画作品,了解举办画展的各种模式。
主动获取。经验汇集之后,幼儿开始将其内化为获取更多知识和经验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积极提供环境和机会,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新的信息,增强深入探究的动力和能力。为了办好画展,幼儿参与了一系列具体活动:实地勘察适合举办画展的位置;参加一次画展并做好调查问卷;举手表决展出作品;设计画作的展出方式;手绘了邀请卡和入场券;等等。
多元表达。课程活动后期,教师还需要引导幼儿通过画、写、说、玩、演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体验、收获、思考,巩固已有经验并促进新的发展,这是幼儿实践和反思后获得新认知的又一次契机。
在自然与社会的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相互渗透过程中,“自然+”园本课程实践让幼儿在做中玩、做中学,最终走向鲜活的幼儿教育。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实验幼儿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