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一棵树的演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5-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古人造字“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而树木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木”就成了中国古人造字的重要来源。

    “木”字一看就知道是象形文字,它的字形从甲骨文到最后的楷书,基本没有发生变化。隶书、楷书中“木”字的“一”,原本是树木向上的枝条,中间的“丨”是树干,下面的部分是树木的主根和侧根。这也是古人对树木形状的形象描述。在此基础上,古人还造出了一系列文字,常用的主要有“本”“末”“未”等,这些都是指事字。

    “本”字是在“木”的侧根之间加了一小横,表示指示的是树木的主根部分,所以“本”就是“根”。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这里的“木”是树木,“本”是根部。既然是主根部分,就会引申出“中心、主要”的意思;树木都是从根部生长,所以“本”还有“最初、原先、本来”的意思;树根对树木而言是最重要的部分,树根坏了树就死了,所以“本”又引申出“根本、基础”的意思。

    “末”字是在“木”的上面加一长横,指的是树木所有向上生长的枝梢,也就是树木的末端,如“本末倒置”“秋毫之末”等。树木的枝梢是树木最后生长出来的,由此引申出“最后、终了”的意思,如“末日”“末路”等;既然是枝梢,自然不是树木最重要、最根本的,于是引申出“不重要、不根本”的意思,如“舍本逐末”;树木的枝梢都比较细碎,又引申出“碎屑”的意思,如“粉末”“碎末”等。

    “末”字上面是一长横,“未”字上面是一短横。从字形的区别可以看出,“未”指的不是所有向上生长的枝梢,而是最上面那一枝还没有完全长成的枝梢,所以“未”的本义是“没有长成、没有发生”,如“未来”“未曾”“未必”,进而引申出否定词“不、没有”,如《曹刿论战》中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后来,“未”又用作地支,对应属相为“羊”,对应月份为农历六月,对应时间为下午一点到三点时候。

    文字的演变也如树木的生长一般,先要扎稳根基、汲取养分,然后茁壮成长、开枝散叶。(柴海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