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端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五月古来号称“毒月”,所谓“五月到,五毒出;五毒醒,不安宁”。这个时候,蜈蚣、毒蛇、蝎子、壁虎、蟾蜍等毒物开始频繁活动,严重威胁到古人的生活。《三五历记》说:“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一、三、五、七、九这些奇数号称阳数,五月初五有两个阳数,不符合古人刚柔并济、阴阳调和的观念,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恶日”。

    既然是毒月恶日,当然要想办法禳解送灾,最常见的方式是划龙舟和包粽子。

    关于划龙舟,《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越地传》云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说明划龙舟的风俗至少有4个起源:屈原说、曹娥说、伍子胥说、勾践说,这是来自南方的传说。蔡邕《琴操》却说端午的由来与介之推有关,介之推为了助晋文公重耳复国,不惜割股啖君,重耳后来却忘记了他的恩情,介之推做《龙蛇歌》隐居于绵山,重耳烧山亦不出,于是又有寒食吃粽子的习俗,这是来自北方的传说。

    闻一多在《端午的历史教育》中谈道:“端午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而赛龙舟便是这祭仪中半宗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目。至于将粽子投到水中,本意是给蛟龙享受的,那就不用讲了。”他认为古代吴越人“断发文身”是为了扮成蛟龙的儿子,从而躲避蛟龙的伤害。端午民俗的出现要比屈原早得多,五月初五其实是“龙的节日”,闻一多的说法可以看作图腾说。

    江绍原说:“风俗是生长的,它可以和另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而且与它一样古的风俗混合在一处。它也可以自己长出新的部分来,而且新的部分往往把原来的一层降为次要的或说比较不惹人注意的。因此寻求一个风俗的本意者,在负面须不为后起的或托古的解释所瞒过,如上所说;此外在正面,尚须找出它较初的形式,或云前身。”他认为,龙舟竞渡必须离开屈原、伍子胥、勾践等去探求,其前身既不是一种娱乐,也不是对于什么人的纪念,而是一种“禳灾”的仪式。竞渡本质上是一种用法术处理的公共卫生事业,每年在五月把疵疠夭札烧死并且用船送走,江绍原的说法可以看作公共卫生说。

    黄石说:“端午节是个浑然的岁时礼俗体系,它的诸般礼俗有一条线索贯通,作为它们的中心支柱是什么呢?一切都为了逐疫,一切都为了保证生命的安全,最高的目的,唯一的目的,是生存欲的表现。一句话说,端午是逐疫节,这就是它的根本意义,也就是唯一正确的解释。”他认为国人生活是应天顺时、符合节律的,角黍(粽子)本为初夏荐新之祭,龙舟逐疫是毒月禳灾之举,因为时间巧合、时食通用,此后荐新之礼虽然废除,但是角黍却作为端午的风俗与划龙舟一同保存了下来。黄石的说法可以看作逐疫说。

    江绍原与黄石的说法比较相似,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端午节原本是一个禳灾或逐疫的节日。既然端午的风俗要早于屈原,那么为什么又会与屈原的传说合流呢?我们知道,传统是变动不居、不断生长的,一切的传统都曾经是现代,一切的现代也都可能成为传统。这里自然存在一个民族心理积淀和主动选择传统的问题——对传统的选择本身就是在建构传统。

    屈原传说之所以后来居上,超越了曹娥说、伍子胥说、勾践说、介之推说等,甚至让人忘却了图腾的印记、逐疫的传统和公共卫生仪式,就是因为其中蕴含浓郁的爱国主义精神。人们希望,在划龙舟和吃粽子的时候,还需要一个更崇高的理由,毕竟生活还需要价值和仪式感。《荆楚岁时记》是南朝梁代宗懔所撰,说明最晚在南朝时屈原的传说就已经与划龙舟、包粽子结合在一起,成为端午风俗的有力组成部分。

    传统被建构以后,人们就会想办法弥缝其中的罅隙。《太平御览》引《续齐谐记》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这是屈原托梦给长沙人区曲,抱怨投水的粽子总是被蛟龙偷吃,能否在外面裹上粽叶、缠上五彩丝线以吓退蛟龙。这样,屈原的传说与粽子的习俗就紧密结合起来,建构成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都是开开心心、兴高采烈的。近年来突然流行一个“伪民俗”,说端午是驱邪避毒的,不能说“端午快乐”而要说“端午安康”。更有好事者,专门发送短信,教人说“端午安康”,闹得人人自危,仿佛不说“端午安康”就没文化似的。我曾经写诗调侃道:“浮生若寄待壶浆,艾蒲青青粽叶香。千载龙舟皆快乐,如今只许说安康。”既然是节日,没有理由不让人快乐;何况人们在划着龙舟、吃着粽子时,一样会想起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

    有意义的生活,永远是快乐的。

    ●附:

    端午的习俗当然不止于划龙舟和包粽子,试看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端阳故事图册》,这组画由清代画家徐扬所绘,内中有识语:“端阳故事八帧,臣徐扬敬写。”应该是徐扬奉乾隆皇帝的诏命,图写端午主要风俗的。每开均以隶书题写标题:射粉团、赐枭羹、采药草、养鸲鹆、悬艾人、系采丝、裹角黍、观竞渡,并以行书对画作加以注释。

    第一开为《射粉团》。题曰:“射粉团,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饤盘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粉团是类似麻团的一种点心,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射粉团是唐代都城和宫廷盛行的游戏。《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

    第二开为《赐枭羹》。题曰:“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官以恶鸟,故食之。”所谓枭羮,就是用猫头鹰制作的羹汤。猫头鹰在古代被认为是不孝的鸟,皇帝赐给大臣枭羮,是在警示大臣切勿不忠不孝,一定要去除邪恶。

    第三开为《采药草》。题曰:“五日午时蓄采众药治病,最效验。”端午是毒月恶日,采草药正可治病防病,此时草药茎叶成熟,药性最好。

    第四开为《养鸲鹆》。题曰:“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养之皆善语。”鸲鹆就是我们俗称的八哥,擅长模仿人语,古人认为调教八哥最好的时间就是端午。

    第五开为《悬艾人》。题曰:“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艾叶馨香,《本草纲目》说“能灸百病”,又称“医草”。家家户户悬艾为人,妇女头簪艾花,儿童身贴艾虎,当然是为了祛毒辟邪。

    第六开为《系采丝》。题曰:“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说:“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说明五色丝还有不同的功效。

    第七开为《裹角黍》。题曰:“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第八开为《观竞渡》。题曰:“观竞渡,聚众临流称为龙舟胜会。”包粽子和赛龙舟,各地无论是粽叶的选取、馅料的调制、粽子的包法,以及龙舟的形制、赛程等,都是因地制宜、因利乘便的,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与通达。苏轼在《六幺令》上阕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这段文字正是对端午主要风俗的描绘。

    (作者单位系北京教育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佳晨五月逢端午     下一篇:端午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