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校发展的“关键少数”——四川省推进卓越校长培养工作纪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成都天府中学校长陈东永是四川基础教育领域优秀校长的代表之一,可最近两年来他却坐进课堂当起了学生。

    2020年,四川省出台《新时代卓越校长培养计划》,结合教师“国培”“省培”计划,分年度持续、有序组织实施四川省新时代卓越校长培养计划。每年遴选一批优秀校长,以三年为周期,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少数’,我们希望培养一批有情怀、有思想、有能力、有作为的卓越校长,引领全省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推进四川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立。”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崔昌宏说。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着力推动教师教育振兴发展。四川省从两年前开始实施新时代卓越校长培养计划,两年以来,像陈东永一样参加培训的名校长感慨颇深,当“引领者被引领,教育者受教育”,四川教育发展正呈现出新的面貌。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以往,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很丰富,但问题在于偏重知识和理论体系构建,忽略教师的心灵建设。”有多年从教和治校经验的陈东永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强调要解决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问题。但是在教师学习这个问题上,我们做得不够。”

    陈东永表示,教师培训没有解决教师的学习动力问题,“是否真想学,是否学进去了”,给培训效果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陈东永看来,“因材施教”是教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但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中,培训的针对性、精准度、实效性还亟待提升。他还记得一次培训中,学员和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的学生德育”展开了深度探讨,让他很受启发。“卓越校长培养计划的培训中,讲授式学习减少了,讨论式学习增多了,业界和学界深度碰撞,谈话、提问、讨论,引领校长走向新的境界。”陈东永说。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校长李笑非是与陈东永同期参加培训的“同学”,在她看来,开展卓越校长培训是四川省构建教师梯级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体现了教师培训从“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的转变。

    “从省级层面的卓越校长培训,到全省名师(校长)工作室,再到市(州)、县、校级名师(校长)工作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师培养的系统性构筑。”李笑非说。

    名校长还需要培训吗

    走进名校、小组学习、交流汇报、专家点评、反思提升……资阳市雁江区第一小学校长何西俊参加卓越校长培训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表示,“培训班实行理论和实践双导师制,既让我们在丰富的经典案例中大开眼界,又从感性认知回归到理性认知,不断提升理论水平”。

    何西俊说,常年在一线工作的校长囿于繁杂而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往往是经验性认知比较多,难以从更高层面看问题,更难以做到“跳出教育教育”,破解问题的方法也不够多。

    在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韦生键看来,“校长不学习,教育就没有出路”。当前职业教育特别是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重要基础的中职教育,不同程度存在学生招不满、中职生流失率高等问题。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推动社会职教观念转变,都是职业教育面临的“大课题”。

    让韦生键印象深刻的是,通过参加卓越校长培养计划的系列培训,他走进了华为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调研,真实了解到当前行业究竟发展到什么阶段、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人才。同时也走进了一大批办学水平高的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借鉴到不少有益经验。

    德阳市岷山路小学校长郭恒霞说,她所在的学校教师平均年龄44岁,但大家都活力满满,随时都焕发出青春的状态。为什么呢?在她看来,一名校长就应该是学校的一面旗帜,必须给教师做好榜样,“只有校长爱学习,不停地学习,才能带动更多的老师学习”。

    “通过卓越校长培养计划,要让校长树立一种观念,不论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有多少成就,都必须永远保持学习向上的状态。”郭恒霞说。

    从“触动”到“行动”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传承发展到今天,未来应该如何继续发展?一定是靠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一次参培返程途中,何西俊豁然开朗,“作为校长,一定要千方百计让老师走出去,打开眼界和思维,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从受到触动到开始行动,不少像何西俊一样的校长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并把所学所感所悟落实到提升自我和办学实践中。截至目前,220名参训学员中,新晋升正高级职称或获得特级教师表彰的有51人。组建卓越校长工作室100个,吸纳学员500余名,梯级培养模式已初步形成,一大批未来教育家和基础教育领军人才正在茁壮成长。

    李笑非是第十届、十一届国家督学,2015年以来,李笑非前往西部多个省份参加义务教育均衡督导验收,到过师生只有几十人的“国门小学”、海拔4000多米的牧区学校,深深被学生的求学热情和教职工的敬业精神所打动。同时,她也发现不少学校存在管理理念难打开、教学方法不得当、盲目照搬其他学校办学经验等问题。

    一个疑问逐渐萦绕在李笑非心间:“不同学校所处的环境各有差异,资源禀赋各不相同,从不同‘土壤’生长出来的学校,到底如何实现‘各美其美’,如何为他们提供优质而有内涵的教育服务?”

    “我时常在思考,一个优秀的校长,在大城市、名校里能称得上优秀,换到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还能继续优秀吗?”李笑非说,在卓越校长培养过程中,她一方面开拓了视野,深刻了解到国情、省情、教情,另一方面也学到了切实可行的办法,把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辐射到不同地区和学校。

    如今,李笑非是四川首批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她的团队中有全省16个区(市)县72名学校负责人,“经验可以复制推广,但不能照搬照抄,必须扎根脚下土地,将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与办学实际相结合。”在这样的认知下,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的办学经验更加适应四川各地的“水土”,在各地“开花结果”,辐射引领更多学校走向卓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新闻专递     下一篇:“教育新闻人”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