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观察·常生龙①“五育融合”的价值追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构建“五育融合”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体系需要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考量:在纵向上,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立德树人新机制,打破原有的学段分割、各自为战的教育“孤岛”模式,用一条育人主线将各个学段有机衔接,实现学段之间育人目标的融通协同;在横向上,通过对学校课程体系、育人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重新建构,着力营造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全面育人的教育新生态。“五育融合”不是在现有教育形态基础上对欠缺部分修修补补,而是通过多维立体育人机制的全新构建,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教育的重塑和革新。

    “五育融合”是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构建基础。高质量的教育是坚持育人为本、公平普惠、结构优化、充满活力、开放多元、服务社会的教育,是在对当下教育现状和问题的深刻反思基础上提出的教育未来发展蓝图,是在层次、类型、形态等方面对教育体系基本架构的重新描述、重新定位。教育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要想实现高质量的教育需要找到一个支点——“五育融合”就可以发挥这样的支点作用。首先,高质量的教育必然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融合育人”的教育,只有“五育”的高质量发展才会有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其次,高质量的教育是拥有科学的培养模式和育人方式的教育,而培养模式、育人方式是否科学,取决于学校教育是否将“五育”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再次,高质量的教育必然拥有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这样的评价体系基于“五育”建立并反作用于教育实践,从而促进“五育融合”向更高层面有序发展。

    “五育融合”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教育要想培养优秀的人才,首先要站得高、看得远,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为党和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德才兼备的中坚力量;其次要强调以“五育融合”的要求培养时代新人,既要站在世界发展的制高点考虑人才结构,又要扎根祖国大地培育涵盖道德情操、身体素质、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家国情怀、历史责任等素质要求的时代新人;再次就是以“五育融合”为抓手,促进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着力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五育融合”有助于解决当前和未来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伴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等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的一些深层次重大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比如教育生态破坏、教育方向迷失、教育管理滞后等。“五育融合”有助于解决教育内涵发展以及深化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为当前及未来的教育改革指明发展的方向和路径。首先,“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理念、育人思维、育人能力、育人实践等方面的全新探索,为了规范这些教育教学活动,就要建立相应的教育制度,产生“新教育体系”;其次,“新教育体系”的建立,必然带来教育各层面相互关系和运行方式的重构,由此产生“新教育机制”;再次,“新教育体系”和“新教育机制”协同发挥作用,就会推动“教育新时代”的真正来临。

    “五育融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五育融合”是对“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强调了个体发展的5个维度,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也没有高低层次之分,应该通过融合的方式,在互相交融、互相渗透、互相滋养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学校教育需要基于“五育融合”理念重新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及新的育人框架,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既要关注学生基础素养的落实落地,又要着力引导学生具备职业素养。其次,学校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创设教育契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是帮助学生从单一的学科学习走向融合的素养培育,形成“融合”的兴趣和习惯,获得“融合”的方法和能力。再次,学校教育要将数字科技、社会转型、国际关系等方面的挑战和压力与学生的发展紧密相连,以“五育融合”为抓手重构学生的“基因组”,将学生培养成拥有社会公德、学习能力、审美情趣、一技之长、身体健康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助推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