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进行时“云”游博物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走进博物馆与文物产生“互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鲜活、有层次感的历史和文化。江苏省徐州市汉景小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发研究博物馆课程,将博物馆资源与学科知识、校外生活以及学生需求、学生兴趣紧密结合,多维度融合打造无边界课程,引导学生走进更广阔的天地。

    学校立足“第一课堂”,在各学科教学中巧妙融入“博物”元素,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点、创新点、探究点;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徐州市博物馆、汉画像石艺术馆、民俗博物馆等,让学生在博物馆里亲身感受、探究文物的秘密。

    受到疫情影响,学生今年难以走进博物馆亲眼看到历朝历代的文物风采。因此,教师改变教学思路,组织开展了“线上云游博物馆”“画出心中的博物馆”“文物模仿秀”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了解文物的兴趣。

    观看徐州博物馆的相关视频,教师和学生在教室里就开展了一场“云游博物馆”的奇妙之旅。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两汉、唐宋元明清,各种奇珍异宝让学生看到了“活”的历史,帮助他们搭建自己思维中的历史框架。学生还会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或最喜欢的一件文物,详细查找文物的历史背景,努力成为研究该文物的“小专家”。

    在“云游博物馆”过程中,学生跟着历史的脚步走走停停,沉浸在宏大而鲜活的历史长河中,身临其境地记录关于文物的点点滴滴,尝试动手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博物馆。有的学生还会发挥奇思妙想,对各种文物进行模仿、演绎,表达对文物的理解和认知:有眉开眼笑的击鼓俳优俑,有醉卧石台的唐朝侍女俑,有温文尔雅的三彩人物俑,有拈弓搭箭的“神箭手”,还有神情肃穆的青铜器……这些“模仿秀”是学生对历史的致敬,他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

    通过博物馆课程的开展,学生迸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对家乡的历史传统有了鲜明而深刻的体会,教师与学生共同塑造了“双减”背景下的课程新生态。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徐州市汉景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