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的三个故事
如今,教育的改革有两个方面必须引起重视,一个是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追求,一个是教师的课堂教学。
学校自2018年建校伊始就进行了观课议课的尝试。作为校长,我也积极参与其中,与教师一起研究、一起成长。4年来,我看到了课堂教学的变化:师生互助、和谐共生;也感受到了教师实实在在的收获与成长,如专业素养的提升、自信心的提升、幸福感的提升……
观课议课故事之一:给执教教师的掌声
记得2019年下学期,二年级语文教研组进行了一次观课议课研讨,我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执教教师为上岗一年的年轻教师李晓慧。议课伊始,李老师首先进行课后反思,按照以前评课的惯性思维,李老师反思了自己课堂上的缺点和不足,请大家予以帮助和指导。随后,议课小组的各位老师根据李晓慧老师课堂上的不足和缺点开始一一点评:“李老师,我觉得你这个环节不太合适”“李老师,如果这一点你要这样就好了”“李老师,课堂上一定要学会关注全体孩子”等。整个议课过程中,参与议课的教师都站在高位去“点化”执教教师,李晓慧老师也没有进行任何反驳,只是不停记录着大家的“金玉良言”。
议课结束后,我进行点评,记得当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建议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今天最辛苦、功劳最大的李晓慧老师。因为观课议课不是指责与非议,而是平等与尊重的交流和共享。正因为有李老师的辛苦付出,为大家提供了研讨的平台,我们才有了共思、共进、共长的机会。我们都是议课中的受益者,所以应该从内心感谢李晓慧老师。”顿时,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我不经意间发现,李晓慧老师此时眼中噙满泪水……
观课议课故事之二:“反问、追问”的魅力
一次,我作为主持人参与五年级语文组的观课议课,执教的课例是《游园不值》。以下是议课中的一个片段记录:
(议课教师)康老师提问:您(指执教教师)让学生把自己作为园中的一个生命进行想象,感受春色满园,为什么会采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入诗境呢?
(议课教师)孔老师提问:我也有同感,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执教教师)宋老师发言:因为孩子与大人不同,他们天真、活泼、可爱,让他们与大人一样静心品味古诗的意韵之美比较难。所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
(议课教师)孔老师质疑:但你有没有发现,学生把自己想成小蜜蜂、小花朵……在自己赞美时很羞涩,其他同学也在哄笑,课堂氛围是很活跃,但是不是破坏了诗的意境美呢?
(执教教师)宋老师发言:我不这么认为。这首诗本不是写景,而是为了表现生命热情奔放、不可遏制的活力,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园中生命,要求他们说一句最能体现自己美丽、快乐心情的话,就是为了调动他们内心那种奔放的活力。
(主持人)毛老师发言:孔老师,如果你来上课,会怎么处理这一环节呢?
(议课教师)孔老师发言:如果我来上课,想采用“诗画”结合的方法引学生入诗境。“满园春色很美,你能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出来吗?”画的形式比较新颖……
从以上片段中不难看出,教师议课过程中反问、追问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追问、反问,促使参与议课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深度交流。在教师之间不停追问和反问过程中,他们对课堂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和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发现新问题。
观课议课故事之三:化干戈为玉帛的惊喜
在实践观课议课过程中,我还不时经历着观课议课带来的小惊喜……
学校五年级数学组张老师和吴老师因为工作上的一些小事闹了矛盾,学校经过多次协调、做工作都没有效果。
去年他们组承办学校的观课议课活动,张老师是执教教师。从刚开始的选择议课主题,到后来的备课、说课、上课、议课,全组教师同心协力,一定要展现出五年级数学组的风采。在研究过程中,吴老师也对张老师帮助不遗余力。曾经有一次,为了一个问题细节的探讨,两个人竟然研究到了晚上十点钟。那次观课议课观摩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为他们教研组庆功祝贺,更为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点赞。
活动之后,我惊喜地发现,两位教师之间的隔阂竟然化解了,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观课议课更多时候成了一种调和剂,使教师之间的关系变得协调、默契,我想这也是一种幸福,也是观课议课的魅力所在。
(作者系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悦城第一小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