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直面作业改革中的问题与挑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7-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对作业设计质量、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作业育人功能、作业类型方式、作业完成指导、作业管理机制等进行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导。与此同时,各地在作业改革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在中国教师研修网近日举办的EduTalk教育沙龙上,与会嘉宾围绕作业改革实践进行了深入对话,希望几位嘉宾的分享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启发。

    ■主持人————————————————

    朱立祥  教研网总编辑

    ■嘉宾

    张卓玉  山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

    徐淀芳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主任

    李庆华  北京工商大学房山附属小学校长

    周端焱  北京中学副校长

    ————————————————————

    好作业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实现作业“分层、弹性、个性化”?如何快速有效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日前,由中国教师研修网支持的EduTalk教育沙龙,邀请专家、校长对话,直面作业改革实践中的重难点问题。

    出席本次沙龙的嘉宾有: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张卓玉,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教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主任徐淀芳,北京工商大学房山附属小学校长李庆华,北京中学副校长周端焱。沙龙由教研网总编辑朱立祥主持。

    传统作业存在的问题

    朱立祥:改革都是针对问题而来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导向”,作业改革也不例外。那么,在作业方面过去我们都存在哪些问题?

    张卓玉:作业问题多年来不受重视,形成这样一种被动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尽管现在作业问题引起了重视,但背后的根本性问题还没有解决。我认为,传统的作业理念与作业设计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作业布置重数量、轻质量的趋势。这种趋势是多年来逐步形成的。我们都知道,学生做作业是提高学习成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但作业布置只关注数量,质量却远远没有引起重视。比如,学校教研工作多数情况下都是研究教学、课堂,却很少研究作业,很多观摩活动大多是观摩教师如何教,却很少去看学生如何完成作业。

    二是多年形成购买作业的习惯,缺少作业设计意识。以前很少有学校购买作业,后来一线教师逐渐从自己设计作业走向统一购买作业,久而久之,教师渐渐失去了自主设计作业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作业功能的思维定式。作业主要定位于课后、练习、巩固。只要讲到作业就是课后,就是用于练习、巩固,把作业的功能定位在课堂教学完成以后的补充,而这种巩固练习又通常与应试联系起来,导致怎么考,就怎么留作业。

    四是教师对作业布置的强势态度。只关注是否做对,不考虑是否喜欢。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做了作业、做得正确与否,不关注学生是否对作业感兴趣,这种态度对作业质量的影响很大。

    五是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有限,作业的探究水平偏低。以上种种问题导致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不足,相比作业研究,巩固训练更受重视。

    六是缺乏作业研究的文化生态,研究、交流不够。由于各种原因,形成了如今这个影响作业研究的大背景,那就是整个学校缺乏重视作业工作的文化生态,相比教学,作业的相关研究与交流活动远远不够。

    朱立祥: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还是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作业,而是以考试为导向,归根结底是对作业功能的认识不到位。接下来请两位校长从学校角度来谈谈具体情况。

    周端焱:基于我对一线教学的观察,对勤奋自觉的大多数中间学生来说,作业还是“难、多、重”的。其原因跟结果导向有关。

    作为教师或教学管理者,我们有责任把学生成绩搞好,让学生考入他所希望的中学、高校或学到他所心仪的专业,这就需要成绩。体育竞技经验告诉我们,“练”是很有用的。在这种考试文化下,学生在课堂上仅“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经常跟学生说,不仅要懂,还要会,能做对,做到熟练,最后到巧,这就需要多练。这种应试文化必然导致教师教学中的功利主义和竞争文化的出现,于是就会产生追求作业数量、抢占学生课外时间、不考虑作业质量的现象,自然容易放弃体验类、观察类、探究类等发展学生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作业,进而形成了形式单一、机械以及僵化的“题海战术”。教师如何平衡好成绩提升与科学训练之间的度,既是作业理念问题,又是作业设计的能力问题。

    李庆华:按照“双减”之后对作业的要求,我们要通过作业这个小切口实现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多种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就一课说一课的作业,陷入了一节课的点状思维里,作业形式单一,没有深度;由于教师日常的工作非常忙碌,导致对作业的研究不够,从而出现布置作业的随意性;与基于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设计之间还有差距。

    作业改革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朱立祥:在各地的作业改革探索中我们发现,问题集中在如何设计出“合适的作业”及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提升这两方面。请两位校长谈谈在作业改革实践中,学校面临哪些难点与挑战。

    周端焱:难点和挑战还是很多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最后都要落到学生头上去。在众多问题中,我最关心的是作业设计的“分层、弹性及个性化”问题。我关心这个问题,基于三个视角:

    一是作为家长,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肯定希望孩子学习成绩要好,但从长远看,我更希望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好,而不是解题能力。孩子的思维、抱负、格局、胆略更重要。所以我希望孩子有自主空间,不要整天被作业捆绑,有时间和精力去做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二是作为教师,我们基础教育的重心发生了改变,那就是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把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首要任务。

    三是作为教学管理者,我想说,教学中不能大水漫灌,要做精准教学。

    所以,我的问题是,在如此升学压力下,如何从情感、机制、技术等多个层面解决好作业设计的“分层、弹性及个性化”问题?

    朱立祥:上海作为作业改革的先行者,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徐主任能否介绍一下上海作业改革的情况?

    徐淀芳:早在2009年,上海就围绕“教学有效性”开展了教学五个环节的研究,其中就有对作业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一是作业现状的调研方法和分析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发现,影响作业成效最大的变量就是作业设计;二是提出了作业设计的可视化路径,即通过“属性表、流程图、问题链”将作业设计的过程与品质呈现出来,再借助这个路径开展评选活动、研究项目,最终落实实践;三是提出了一些作业概念,作业不仅是课堂的补充,也是课程的一种形态,是课堂学习在课后的延续。

    这项研究基本解决了作业结构的优化问题。这个结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元作业目标结构,一份好的作业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相互作用的作业组;二是单元类型结构,绝大多数作业都是“纸笔类”作业,都是“短作业”。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些“实践类”作业,设计一些“长作业”,除了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些基于团队合作的作业,等等。

    目前上海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单个作业品质的提升问题,怎么体现核心素养,怎么把情境融入内容,怎么丰富作业类型,等等;二是分层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如何设计与实施;三是如何更进一步发挥作业的诊断、激励、改进等功能。

    对没有解决的问题,我有一些想法:第一,我们现在讲的分层作业其实有两层意思,一是按照素养要求形成不同层次的作业,这种素养导向或者能力导向是教师的视角;二是根据学生作业的实际情况,基于数据分析,给不同学生推送或者布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这种数据导向是学生的视角。前者是观念和制度的问题,而后者需要通过技术赋能来实现,所以分层作业问题很难解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什么样的学生要给他们布置什么样的作业”这件事情的判断比较困难,当下这可能需要通过技术来实现。第二,我们要真正站在学生视角解决分层作业问题,一方面需要探索技术赋能作业,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资源赋能,提供更优质的作业,其二是数据赋能,通过数据分析作出判断、聚类,以此推送不同的作业;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优化管理制度与技术赋能相结合,实现分层作业(针对学生实际)、弹性作业(学生自主选择和安排)、个性化作业(基于数据推送)。要完成这项工作,就要建设一个优质的作业库,收集基础性作业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这些基础性数据进行聚类、推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