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直面作业改革中的问题与挑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7-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李庆华:任何一项政策、一项改革的完美落地,都离不开人这个关键因素。教师才是作业设计和实施的主力军。而在作业改革实践中,作业设计与实施成了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新挑战。在学校中我们会看到年轻教师充满朝气和活力,但是缺少对课标和教材的深刻理解与把握,更缺少教学经验,让他们做到准确对接作业目标,科学设计作业有难度。还有一部分教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有传统固化思维,面对变化也会有困惑和抵触情绪。改变需要过程和时间,需要达成共识。学校还有部分骨干教师,他们接受新理念快,乐于改变自己,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是作业改革的先行实践者,但是面对新形势,同样需要学习提高。

    无论处在哪个层面的教师都需要提升作业设计能力。解决作业有效性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高质量作业的标准

    朱立祥:围绕“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这一命题,各地都在不断探索。那么,什么样的作业才是高质量的作业?高质量作业的标准是什么?

    张卓玉:最近两年,在中央、教育部的要求下,作业开始从“幕后”被推向“前台”,引起了各个层面前所未有的关注。好作业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从六个方面来谈。

    一是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水平。好作业的第一个标准,就是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水平。它的原则是“尊重学生,尽可能提升作业的兴趣度”。作业吸引力水平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人文修养水平。评价一所学校教师的人文关怀、人文修养水平,主要看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

    那么,作业吸引力的构成是什么呢?一是兴趣维度,考虑作业的新颖度和挑战性,看学生对作业是否好奇;二是意义感维度,考虑学生做作业时是否能找到做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三是成就感维度,考虑学生能否获得可视性成果,可展示、可交流、可改进,愿意与大家交流。

    二是前置作业的课堂关联度水平。前置作业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息息相关。我相信,未来的前置作业会比课后作业的数量多。这类作业是课堂部分内容的前移,它体现出课前学习活动的优势,即个性化地阅读、观察、调查、测量,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起点和课堂学习的深度。总的来说,前置作业保障并支撑着课堂教学。

    三是前置作业的探究水平。教师布置前置作业,要考虑能否真正引发学生的探究活动,而不是让学生提前看教材,熟悉内容。不能引发学生探究活动的作业,就不是好作业。比如,布置数学作业可以统计一周内家庭的用水量,并提出家庭节水方案;布置物理作业,可以用皮筋制作测力器,写出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或是调查、测量小区噪音源和噪音量,并提出控制意见;布置地理作业,可以绘制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图,并提出往返学校的多种选择……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一定要有探究性、实践性。

    四是课后巩固性作业的主干性水平。它与主干知识、主干技能所关联的水平,就是评价标准,要关注主干性水平、情境化水平。课后巩固性作业总的原则是“少一些,精一些”。这类作业“精”的标准是什么?是要依靠学科主干知识与主干技能。学科教师布置作业前,要考虑清楚这个学科、单元的主干是什么,把这个想透了,再布置作业。

    五是课后巩固性作业的情境化水平。巩固性作业不能只是“裸考”知识,而要把所训练的知识放在特定的情境下。很多课后巩固性作业出现大量“裸考”现象,把知识点列出来,让学生记忆、练习。所以,要加强作业的情境化呈现,减少“裸练”现象。

    六是课后延伸性作业的深度水平。课后作业非常重要,但不能把课后作业等同于巩固性作业、练习性作业。课后作业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思考,然后学生就所学知识再做深度探究,这类是课后延伸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体现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潜能和兴趣。教师要关注两点:一是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内容的方向,如何将学生引导到课程标准和他的学习上;二是探究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小学生和初中生,还缺乏探究方法,老师要给予引导。

    徐淀芳:好作业要能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学习。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引发学生的兴趣。而要想引发学生的兴趣,作业内容就要与生活场景建立联系。

    我们把好作业的特征转换成作业参考评估指标,大致分为单个作业和作业组两个层面来讨论,共有六个指标。一是单个作业要有明确的素养目标指向,作业组目标要覆盖合理;二是单个作业内容要基于课程标准,作业组内容要分布合理;三是单个作业的类型、题型体现学科特点,作业组的类型、题型形式多样;四是作业中的情境创设生动有趣,启发思考;五是内容表述科学准确,图文结合恰当;六是作业布置和完成要求要兼顾差异,数量适宜。

    朱立祥:两位校长谈谈“好作业”的标准有哪些?

    周端焱:我们形成了一套对北京中学作业质量的底线要求,即做好三个匹配。

    首先,作业要与教学目标匹配,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作业设计要考虑哪些作业对应哪个教学目标。其次,作业要与教学内容匹配,不能出现部分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作业,部分作业超出了教学内容的要求,部分作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情况。最后,作业要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匹配,如果难易程度不当,作业量过大,没有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会难以完成作业,导致学生厌学、家长焦虑。

    李庆华:我们学校好作业有两个标准:一是能让学习真实发生的作业就是好作业。作业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高层次思考的机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二是能让多学科融合的作业就是好作业。好的作业应该能够打通学科间的壁垒,体现多学科融合,综合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作业。

    (本报记者康丽 综合整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