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视角下的幼小衔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8-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一直存在一些顽疾性问题,“久治不愈”进而成为社会性问题,其中“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幼儿园小学化”最为突出。这两者其实具有密切的关系,中小学生的学业竞争通过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各种渠道冲击着幼儿园的教育改革,并将学习压力下移到幼儿阶段。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幼儿园去小学化成为社会共识。为此,针对入学初的学习负担下移问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不同措施,但收效并不明显。

    世界各国为解决幼小衔接问题也进行了大量探索,各国推进幼小衔接的路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从学段入手对如何实现幼小衔接、小幼衔接或双向衔接提出要求;二是从课程与教学入手,强调设计专门的衔接方案或课程来实施幼小衔接。而后一条路径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

    2019年,教育部启动修订义务教育课程,并将纵向学段间有机衔接不够、横向学科间有效配合不足作为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修订过程中,教育部组织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和幼教专家等多方力量对幼小衔接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吸取国内外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经验教训,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对小学如何帮助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平稳过渡提出了专门要求。

    第一,小学要将入学适应作为低年级段教育教学工作之一。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在教育出发点的儿童与教育归宿点的社会之间形成了教育历程。漫长的教育过程瞄准了两头,一头是儿童,即教育必须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性;一头是社会,即教育必须考虑社会所要求的人才标准是什么。同样,当整个人生教育分成若干学段的时候,每个学段的教育起点衔接的应当是儿童的身心特点,教育终点衔接的是为高一级学段所做的准备。所以真正解决儿童由幼儿园向小学平稳过渡,离不开两个学段的双向衔接,即幼儿园的入学准备和小学的入学适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帮助低年级学生入学适应明确作为一、二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并从课程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作了一体化设置,提升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促进学段间的衔接。

    第二,合理设计一、二年级的课程和学习方式。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具有生活化、综合性、活动化的特点,这就需要在设计课程内容与学习方式时,融合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要强化学生学习与生活世界的关联,创设生活情境,更多关注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支持学生在游戏、操作、体验等亲身参与的活动中获得具体直观的经验。为此,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特别提出要合理设计小学一、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各学科课程要重点关注小学一、二年级课程内容的设计,要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第三,注重低年级学生发展素养的评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基于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各学科课标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结合自身特点提出各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重点,并且各课程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课程核心素养进行水平划分,对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进行整体刻画。特别强调学前教育结束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为更好促进幼小衔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除了国家课程特别关注学段衔接外,还提出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领域,设计针对一、二年级体现生活化、综合性、活动化的课程主题,强调实践,创设情境,运用体验、合作、探究、表现、交流等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