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上,给学生完整表达的机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8-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往往苦恼于学生阅读文章时要点信息把握不准,在试卷答题中单纯罗列文字。这些本质上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欠缺,也反衬出部分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方法的欠缺。

    课堂是培养阅读表达能力的主阵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完整表达的机会往往被剥夺了。笔者曾经在多次听课中发现,师生都非常习惯于琐碎的提问和七嘴八舌的交流。在需要学生发表看法的时候,在当时的情境下,学生可能无法流利地表达出完整的意思,在学生边说边思考的时候,教师出于对“浪费”时间的担忧,就会不断给出提示,甚至代替学生说出想表达的内容。长此以往,学生便失去了表达的机会,也失去了思考的机会。所以,当学生置身于需要独立思考和独立表达的考试情境时,便无法深入细致思考,无法连贯完整表达。

    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模拟考试情境,避免碎片式的发问与回答,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阅读、思考和规范表达。比如,教师给出问题后,明确限定思考时间与书写字数,交流展示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开,其他学生进行分数评价并给出评分依据和修改建议,以此强化答题规范。

    课堂教学中教师碎片化的设问除了带来学生碎片化思考的不良影响外,因为无法对标高考“综合性考查”的评价方式,还会导致教考的再度割裂。以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卫·科波菲尔(节选)》为例,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米考博太太的形象有什么特点(20分钟),二是米考博太太对科波菲尔的成长有何作用(15分钟),这两个问题分别指向形象特点与人物作用。实际上,高考命题要求“减少针对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的简单、碎片化试题数量,应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整体性”,那么这节课的问题设置就可能存在不足了。如果将这两个问题合二为一,以双考点的形式系统设问,培养学生综合阅读与表达的能力,可能会更契合高考情境。

    问题的提出,是文本内容的延伸。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能够理解,但是组织答案时却离题万里,学生读题能力欠缺的根源在于日常教学问题提出的规范性不足。这就要求教师研读课标、评价体系及高考试题,以科学的设问培养学生的读题素养。2020年全国高考Ⅰ卷中的第9题: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这道题非常典型地指向对学生知识体系综合性的考查。题干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导语,介绍“冰山理论”,第二部分是限制性词语“据此”(根据冰山理论),第三部分是指令“简要说明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这道题综合性很强,因为日常缺少对综合性问题的科学设问,所以无从培养学生的解读能力,学生在读题时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从阅卷反馈看,许多学生忽视题目中的限制性词语“据此”,只抓住“情节安排及效果”等字眼就套用答题模板,导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以科学合理问题的创设为导向,最终促进学生解题思维和答题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分别系山东省荣成市教学研究中心、山东省荣成市第三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观课笔记浅浅文,深深研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