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深度融合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常熟中等专业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和探索,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第一,学校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与开发区内的产业园、企业之间进行深度合作和融合。
第二,通过共建校企合作平台,拉近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设立企业学院、产业学院,建设生产实训基地、协作中心等,通过这样的平台建设,让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
第三,通过现代学徒制的项目与企业开展联合培养。目前,像现代学徒制的项目,我们有跟单一企业的合作,即1+1模式,也有跟多家企业的合作,即1+N模式,还通过1+1+N模式来开展合作。
总的来说,我们感觉成效是非常明显的,但机遇与挑战并存,现实中我们也存在几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深度不够。如何通过有效方式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责任,这是需要大家思考的。
二是校企联合培养的人才质量有时感觉并不是很突出,优势也并不明显。如何通过一些制度的规范、标准的引领、质量的控制来提高协同育人的质量,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三是学校专业内容建设的水平与产业发展的水平有差距。所以,怎样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项目设置,使得学校的课程内容、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教学改革等4个方面能够跟上新的产业经济发展形势,亟须我们探讨。
对于以上问题,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深度共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通过校企双方共同投入、目标一致、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建设,推动实践教学,实施联合培养,拉近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二,完善校企联合培养制度,明确学校、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这其实一直是个难题,我感觉关键需要三方面的举措:一是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承担学校相应的课程教学,把前沿内容引入课堂;二是引入新技术、新规范,汇集典型的生产经营案例,将其选为课程教学内容;三是借助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研发设施开展实践教学。当然,还要用企业的文化制度、文化管理培养和熏陶学生。
第三,地方政府要推动国家政策落地。目前,我感觉国家支持职业教育、支持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有很多,而且也很诱人。但关键的问题是,一些政策并没有落实到位,这导致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此外,地方政府可以建立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我觉得可以把校企合作的参与情况纳入对企业的评价。
第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今吸引企业参与学生培养工作,我觉得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人才,如果学校不能给企业提供人才的支持,我相信企业也很难找到与学校合作的充分理由。
(作者系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