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在行动之教学改进系列(13)“教学未启,教研先行”的加法实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落实“双减”要求,安徽省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聚焦课堂减负增效,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学校教师形成的共识是,落实“双减”,核心在课堂,背后是教研。所以,学校致力于在作业、低阶思维的学习上做减法,在教研上做加法。在团队中,大家深知,课堂之上的高效,功夫在课外。

    “双减”之前,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后经历了四次迭代。1.0版是普适型模式,按照“导—学—练—结—测”五个环节上好新授课。2.0版突出学科味,倡导一科多模,比如,语文的阅读课、综合性学习课、口语交际课、习作指导课;数学的活动课、概念课、复习课等,每一种课型都要进行专题晒课、评课,进而打造成精品课。一开始只是语文、数学学科,随着经验的积累,体现学科味的课堂建模逐步实现了学科全覆盖。3.0版体现个性化,主要是指教师“教的风格化”与学生“学的个性化”。学校探索的“生机课堂”以“生机卡”为载体,遵循课前、课中、课后“三环一体”的发展思路,课前突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即“生机卡”中的“自助卡”;课中突出合作学习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即“合究卡”“通关卡”“顿悟卡”;课后突出自主监控与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即“生长卡”。三者形成一个整体,最终实现从“核心环节”到“全程优效”的目的。4.0版强调长效性,基于融合信息技术的生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随着实践的深化,今天的课堂已经形成了全新的样态:课堂上安静学习的时间多了;学生之间认真倾听、互学,相互协同;自发组建的研究小组成果越来越丰富,学生在课堂上更有存在感、获得感、幸福感。学生实现了从想学到学会再到会学的嬗变。

    课堂之外,学校以加法的方式扎实开展教研工作,主要聚焦8个方面:一是“五部曲”备课,即个备—集备—改备—现备—补备;二是全程说课,即说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课后反思;三是申报式作课,学校不主张推门听课,提倡教师主动献课;四是诊断式观课,以所在教研组对授课教师进行观课为主;五是“3+1”“1+3”议课,“3+1”,即同学科教师提出3条改进建议,指出一条优点;“1+3”,即听课领导提出一个问题,肯定3个优点;六是捆绑式赛课,即师徒同课异构;七是阶梯式验课(待合格—合格—优质—精品,年轻教师上汇报课、提升课,学科带头人或老教师上引领课、展示课等);八是五课联动培训课,即学科带头人对教师的培训,除了思想上的引领,还要做技术上的指导,如说课——课该怎样上;作课——课是这样上;读课——为啥这样上;试课——请你来上上;评课——课原来还可以这样上。

    与此同时,学校着力开展“群众路线式”教研,即问题众筹—二次聚焦—集智研讨—专家指导—拿出对策—反哺课堂。问题来自于教师,抓住焦点问题集智研讨,找不到更好答案时,由领导或专家进行指导、拿出对策,最后把研讨成果反哺课堂。

    与群众路线式教研相呼应的是一体化教研的“三题”,即问题、专题、课题。微观指向问题,中观指向专题,宏观指向课题研究。比如,目前学校正在进行的中观层面的专题研讨内容是,“双减”背景下,一、二年级学期末“寓评于乐”的“无纸化”测评。学校借助一体化教研平台,一、二年级组教师一级研讨制定方法策略:如何设计测评内容,如何测评,如何评估?二级研讨制定检测内容,以ppt形式呈现丰富的内容。比如,字词部分,制作8组,每组3道不同题目,让学生以“自选商场”或“抽红包”“闯关”等形式自主选题。三级研讨是精研精减,测评内容制作完成,学科组围绕核心素养和学科目标对所测评内容做进一步精减提升。

    课堂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学校教研工作不断深化,目前正着力进行学改研究,包括研究“学品”——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毅力等;研究“学力”——识记力、理解力、思维力、运用力、创造力等。

    教而不研则浅。学校“教学未启,教研先行”策略让高质量的教研确保了高质量的教学。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