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谈推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真正落地
长期以来,教育督导之所以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是因为教育督导存在权威性不够、有效性不足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作为一名在基层从事教育督导的工作人员,据我观察,有如下一些原因。
督学队伍来源单一。专门聘用退居二线的科级或校级干部作为督学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从科级或学校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同志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智慧,是从事教育督导工作比较合适的人选。可是,这一旦成为一种干部人事制度安排,把督学作为相关干部从领导岗位到退休阶段的“过渡”,就会导致督学队伍结构单一、开展工作活力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督学自身的荣誉感、权威性也会因此受损。
督导选题不准。除了完成综合督导、经常性督导这些规定动作和常规动作之外,有些基层督导部门没有自己的自选动作,不善于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和针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及重点工作选准主题,开展专项督导,这样“有限督导”就很难实现“无限威慑”。
督导“配方不全”。随着教育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教育督导要查出真问题、督出真成效需要多方参与,打组合拳,比如落实“双减”政策治理校外培训机构,需要市场监管部门的大力协助;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导,需要疾控部门和专业人员参与。而在现实情境下,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多数情况下都是教育督导队伍凭着一腔孤勇,单打独斗,这样一来,教育督导难免力不从心、左支右绌。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觉得可以在如下几方面有所作为。
一是选对人。要根据教育督导工作需要而不是其他原因选聘督学,从教师、校长、党政干部、专家中选聘业务精湛、素质过硬、有教育情怀的专兼职督学,组成一支结构合理、作风优良、运转高效的督学队伍。
二是选准题。督导部门要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认真分析区域教育发展实际,找到制约教育发展的堵点难点,确定阶段性督导专题。此外,也可以广开言路,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行政部门等发征求意见函,从中遴选督导专题,结合教育工作规律,作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督导重点,开展专项督导。
三是选好“伴”。教育问题往往是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的体现,要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功能,调动多方力量支持开展教育督导工作,改变教育督导孤军奋战的局面,必要时教育督导可与教育行政融合,与市场监管、公安执法等部门联动,汇聚多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选对人,才能咬得紧;选准题,才能咬得准;选好“伴”,才能咬得深。只有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教育督导才能“长牙齿”,才能落实、有效。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教育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