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与惩治双向发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关于“网课爆破”的报道让人们始料未及,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网课爆破”已经成为全社会必须直面和设法研究解决的公共课题。

    对于上网课期间被无故打扰,甚至被粗暴骚扰,许多教师表示曾有过类似经历,只因情节不太严重,或是自己不想因此“招惹是非”分散过多精力,普遍选择了隐忍。近期进行的网络调查也证实了这些教师的遭遇,披露了部分“网课入侵群”的内幕,并分析了“网课爆破”的成因和危害。毫无疑问,“网课爆破”迫切需要研究对策,精准施治,尤其在网络会议、在线授课渐成常态的当下,切实治理“网课爆破”的意义更大、责任更重。

    我认为,为了有效维护教师的授课权益和学生的学习权益,保障正常网络教学秩序,必须坚持“预防与惩治相结合”的原则,双管齐下,双向发力。

    一是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通过技术手段规避“网课爆破”的频繁发生。其实,对于“网课爆破”我们并非束手无策,也并未坐以待毙。早在今年9月,腾讯会议就紧急开发了“一键暂停参会者活动”功能(其他防范功能还有许多)。然而,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许多教师对此功能并不熟悉,尤其年龄较大教师更是缺乏使用经验,遇到突发状况常常会乱了方寸。因此,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的信息化素养,提高应对网络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是各级各类学校师资培训的当务之急。

    二是适度提高违法成本,通过从严惩戒让“网课入侵”行为有效遁形。对于“网课入侵”和“网课爆破”,我们常常以“捣乱”简单定性,甚至有人认为不必大惊小怪、小题大做。然而,此次河南新郑三中教师的意外离世,却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网课爆破”的后果很严重。从实际情形看,“网课爆破”一旦成功,入侵者轻则在网络课堂上播放音乐、强行霸屏、涂抹PPT、大吵大闹,重则人身攻击辱骂师生、共享暴力淫秽视频,这显然已经超出了“捣乱”范畴,必须依法依规予以惩治。值得警惕的是,有记者调查发现,许多“网课入侵群”成员以未成年人居多,这些成长于网络、活跃于网络的年轻“网络原住民”,其“网课爆破”的动机仅仅是为了“好玩儿”,而且他们也非常清楚对于这种“闹课”行为“警察不管”。为此,我们从重严惩“网课爆破”不法分子的同时,必须让主动或被动参与其中的未成年人意识到,他们的行为不是网上娱乐,不是虚拟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违法行为。未成年人的身份不是“作恶”的保护伞,故意找人进行“网课爆破”,或者恶意向捣乱者泄露网课信息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惩戒。

    总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一言一行必须严格守法,而切实保障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安全有序,既需要技防,又需要法治。

    (作者单位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