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人物与夏老师一起“摇曳”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成长,是生命永恒的命题,也是教师永恒的课题。在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办的指导下,我与3位同行来到深圳市育才中学,在特级教师夏献平身旁跟岗研修。

    跟岗研修第一天,夏献平上了一堂高质量的示范课《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细胞中的细胞器种类多、结构复杂,如果逐一介绍它们的结构、功能,课堂会很枯燥。夏献平没有这样做,他紧紧围绕“举例说出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种细胞器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等目标,用高质量的提问和有“魔力”的双手,与学生完成了一堂师生多互动、情感被拨动、思维有跃动、心灵有悦动的课。

    我观察,课上夏献平的手总在适当的时机为学生指明方向。当示意C919飞机的某个零部件功能时,他的手划出一条水平线,准备起航;当绘制线粒体、叶绿体示意图时,他的左手插进口袋,右手三下两下,简图便跃然板上;当讲解分离细胞器的差速离心法时,他用双手模拟洗衣机工作的状态,不停转动;当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时,他的双手交叉在一起。学生回答完毕,他毫不犹豫地伸出大拇指,为学生点赞。一同听课的老师说:“夏老师有一双神奇的手,再加上风趣幽默的语言,听他的课犹如置身一场生物故事会。”

    夏献平生动演绎了何为“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的好课。在他身上,我发现学习不仅是学生的重要生命历程,还是教师的重要生命过程。他热爱学生、热爱课堂,享受与学生互动和成长的时光。师生一起摇曳成长,不正是至美课堂之景吗?

    跟岗研修第二天,深圳市宝安中学教师宋洋与我们进行同课同构,4个人用同一教学设计、课件、学习任务清单,同上一节课。与同课异构相比,同课同构中的变量减少了,更能凸显授课教师的特点。

    同课同构活动结束后,活动策划者夏献平与上课教师兴致正浓,于是在校园的露天庭院一起再次评课,并从中提炼各自的教学风格。王惠老师的课充满激情,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思维逻辑;何小霞老师的课关注全体学生,注意细节,凸显了融合的气息;宋洋老师的课注重师生互动,简约而生动;我的课注重授课语言的风趣幽默,更有亲和力。经过反复推敲,我们4个人初步总结和提炼了各自的教学风格,这对此后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指引。

    跟岗研修第五天晚上,夏献平与另外两位导师指导我们申报“百千万”专项课题。在听取我们的初步设想后,3位导师提出了专业而中肯的意见,并希望我们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实现专业成长。

    夏献平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成人之美的心灵。这或许是教学技能之外,我在此次跟岗研修中更重要的收获。诗人泰戈尔说:“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让智慧与美好在教学中流动,将是我此后一段时间的追求。

    (作者单位系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