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书自然而然:我的读书和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0-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成为一名教师,于我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偶尔翻到学校论坛的一则招聘,要寻找“文理兼长,对世界有好奇心,有阅读习惯,乐于分享”的高中“知识论”教师,心里想:哎呀,说的不正是我嘛!当时就和朋友说,我觉得这份工作很适合我,因为可以用到“毕生所学”,也需要“毕生学习”。求职是个偶然事件,但其实也必然,因为“文理兼长”“阅读习惯”是从很早开始的准备,阅读于我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始于对文字的好奇,对世界的探索……

    阅读的起步

    我一直最爱读的书是“成长小说”——青春期的主人公在不断自我成长和探索世界的故事。少女时代,我很喜欢《绿山墙的安妮》。主人公是一个10多岁的孤儿安妮,有着一头红色的头发,她总是不断犯错,喋喋不休到让人窒息,但又让人不得不爱上她。具体的情节其实已经不记得,但记得一种美好的感觉:一个不完美但对世界充满爱的女孩,她眼中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有“名字”,进而有生命力和活力;她有着肆意勃发的想象力,整本书洋溢着人与人之间温暖的信任感,充满着爱和希望。

    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我是一个胆怯害羞的小姑娘,不愿也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拘泥于各种外在的规范要求,不敢也不想逾越一步。那时候特别羡慕奇思妙想、滔滔不绝的安妮,这个与我迥然不同的女孩对我有着特别的吸引力。小错误不断,但总能在身边发现很多美好,用善良与真诚对待周围所有的人。后来,我一本接一本阅读这个系列的其他几部小说,想象自己就是那个满脸雀斑的小女孩,感觉也给自己营造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安妮给了内向的我一个感受和理解不同人的机会,营造了一个温暖而中正的世界。当我在未来希望与外界沟通交流时,我可以相对自如地去直面自己的内心,表达对人的喜爱和关心,欣赏这个不完美但却美好的世界。成长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虽然常常被忽略。

    想来,阅读应该是有阶梯的,非常感谢早年阅读的这些单纯而美好的书,在那个世界里,没有对确定性的怀疑,没有对价值的虚无化解构,有的是坚实的对真善美的追寻。

    另一本影响我的成长小说是曾经风靡过一阵的《士兵突击》,我从看电视剧开始,后来把书找来读了许多遍。一开始关注的当然是许三多的成长,他从队列都走不好的新兵,到成为单兵作战能力很强的特种兵,他有非常淳朴的天真和坚持,也凭借这样的“心无杂念”突破了自以为的能力局限。

    后来,我从教育者的角度重新审视过这本书,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其中许多“教育者”本身也是“被教育者”。钢七连的灵魂人物高城,虽然天天喊着“不放弃,不抛弃”,但其实带着天生的骄傲,他并不理解钢七连的魂。直到钢七连被解散,他才开始理解无法被解散的钢七连的魂是什么,“不放弃,不抛弃”背后放弃和抛弃的是什么。表面看来教育者被受教者教育,实际上成长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我时不时会打开这本书,关于努力,关于坚持,关于放弃,关于意义……从阅读中汲取纯粹的力量。

    价值观的确立

    将成年未成年之际,对于世界开始有自己初步的认知。也是在这个阶段,我在偶然之间听到一位电台主持人的节目,进而对她的节目和她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她就是叶沙。虽然节目总是在深夜,而我又是无法熬夜的人,但还是想了各种办法,听了十几年节目,直到今天。

    叶沙做情感热线,也做读书推荐和讨论节目。《相伴到黎明——叶沙谈话录》就是她早年情感热线节目的实录。很难简单说出这本书的好,因为其实只是借着这本书,谈及叶沙和她的价值观对我的影响。

    许多人觉得情感节目就是心灵鸡汤,但我从叶沙与各个带着自己不同问题前来的人的对话中,学习到如何拨开外在的迷雾,直击问题的核心,学习如何通过提问让对方澄清问题的不同层面,也了解了各个层面人的生活状态和各种思维误区。作为老师,谈话是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我面对的又是自诩为有独立思想的国际高中学生,所以在很多谈话中,我会不自觉地运用叶沙式的直指核心谈话法,帮助他们认知和剖析自己真实的问题所在。

    另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也是叶沙推荐的——德国作家黑塞的《玻璃球游戏》。书中,在与我们类似的现实世界之外,黑塞构建了一个精神性的家园——卡斯塔里,主人公克乃西特从一个普通的孩子成长为那个精神家园里的一位精神领袖:玻璃球游戏大师。他探索精神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关系,去东方世界寻求智慧,在日常规律的工作之中发现了过于精致而专门的文化和人类整体自然生活的脱节和矛盾……

    经典作品在不同的年龄段读来,有不同的触动。十几年前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最爱的是克乃西特被音乐大师感召,一次又一次“觉醒”。

    前两年重读,对“工作”后的玻璃球游戏大师所面对的复杂局面和对工作的追求、对世界的理解更为欣赏和钦佩。他每一次职级提升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约束,他开始怀疑这个人为打造的精神家园是否是脆弱而不堪一击的,而当他站到最高位时,他发现并没有真的达到真理的核心,于是他拒绝继续空洞地履行公式化职务,他离开了这个精神空间而走向了更广阔的自然世界……这是一种怎样的追求呢?对自身有高要求的人,对这个世界也必然有高要求,不可能永远躲在卡斯塔里这个精神世界里,而必然要与世俗世界接触,如何面对必然的冲突,如何寻求与自己、世界的和解?《玻璃球游戏》是我时常阅读,并希望能从中获得坚实支持和力量的一本书。

    思维的拓展

    我所教授的“知识论”是一门观照人类所有知识领域,并且要引导学生反思已经学过的各类知识的来源、本质、可信度问题的学科。学生所学的科目涉猎有多广,“知识论”所需要覆盖的范围就有多广。幸好,除了传统的文史哲阅读外,我的阅读面很“杂”,对偏向“硬核”的理科内容也很喜欢,比如科幻与科普也是我喜欢的一类书。科幻与科普书籍的阅读不仅对于课程,对于我拓展自己的思维边界,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都有重要的作用。

    喜欢科幻小说,因为科幻通过脱离现实来看清现实,跳出人本位来审视和反思人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好的科幻小说,可以让人洞察“日用不自知”的原则,把境况推到某种极致逼迫你去直面自己的价值倾向,去分析群体的互动方式和原则。

    让我真正“入坑”科幻的是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系列,有15本之多,分为三大系列:基地系列、机器人系列和帝国系列。核心都与机器人有关,而他所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看上去是在讨论机器人,但实际上是归纳了人之为人的基本伦理法则。

    我被阿西莫夫构建的系统所吸引,这是一个确立了基本原则以后就可以自我运行下去的完美系统;但每进入新的一本,才看到原来的体系只是一个更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一重新的世界又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层层嵌套。每一次翻开一本新书,都会有满满的期待,这一次又会进入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无论什么样的小说,有怎样的想象,故事的虚构一定是以真实的细节为基础的。阿西莫夫对于人类各方面知识的掌握,使得小说细节既精彩又能引发对日常生活的思考。而好的科幻小说,都是提供了将某个人类社会现存特质放大到极致进行考察的机会,是突破庸常的一种可能性。而在实际教学中,科幻因其将现实中的某个特质放大化,也是极佳的阅读讨论样本,借此可以讨论诸多伦理、自然科学等问题。

    科幻也有硬科幻与软科幻之别,硬科幻是以当下的科学认知为基础的。而对于牛顿经典物理范式的两个颠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科幻的最爱,我觉得这是自己接纳某些不确定性事件的理论基础。《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是一本大学时候就收藏但一直到前两年才真正读完的书。自然科学让人着迷之处在于:从复杂的现象中抽象出数字和公式,而通过各类的“运算”,得出新的数字和公式居然又能对现实世界的其他问题起到解释作用。虽然并不能真正理解量子物理背后的原理,但通过科普读物去打破经典物理世界背后那个“确定”“决定”的世界,接受世界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这是我学习量子力学后的重要改变。而且,如果世界的确定性根基都并不存在,那么世界的多元和多样就应该是常态,这是对人类传统上构建和追求的“因果”关系的极大颠覆。作为文科生的我,虽然并不能完全理解真实的原理,但此类科普读物严谨的科学方法和逻辑,可能反直觉的知识体系,都是对固有思维的一种补充。

    深度的挖掘

    “知识论”并非哲学上的“认识论”,也不是哲学史,而是更接近于回到哲学思考产生之初,带着好奇、辨证的眼光去反思知识本身和知识获得的过程。这对我自身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没有一个“对口”的专业,任教“知识论”以后的知识结构完善和思维深度提升就成了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不同知识领域中,引导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反思和讨论是我们重要的教学手段。因为布置学生在讨论“历史”章节时阅读《万历十五年》,所以近10年来几乎年年都要重读此书。记得大学第一次读的时候,也是因为老师的推荐,当时就觉得与普通的历史书很不一样,“故事”讲得特别精彩,以小见大。

    从自己阅读,到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对书、对人的要求都不同。自己阅读的时候,会关注哪些史实“我不知道”,给我什么启发和想法;但布置给学生阅读时,更需要关注这本书读什么、怎么读。这样的差异也会推动我在重读时超越文本本身,而更关注作者所使用的方法和逻辑框架,以及是否能跳出作者给定的框架,看到背后更宏大的历史视野。反复的阅读并非在一个层面上重复,而是有了深度的突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