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值日说开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0-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低年级总有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要帮孩子做值日。他们会借着“孩子还小,我来教教他”的理由,一不小心就把孩子的工作全干了。这些“被帮忙”的孩子很难学会劳动,甚至到了高年级还不会扫地。

    劳动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到学校帮孩子做值日,是因为没有搞清楚值日不仅是清洁环境,更是学习劳动技能。

    劳动教育要达到“1+1>2”的效果,家校必须达成“劳动育人”的共识,放手让孩子去做,从“试着做”到“努力做”,才能达成“擅长做”。我的孩子小时候喜欢帮厨,第一次用刀时奶奶很担心。但与其规避危险不如教给方法,在告知刀的安全隐患之后,孩子逐步掌握了下刀的要领。由扶到放,慢慢就可以运用自如了。

    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很早就提出要“学会生存”。劳动的基本目标指向生存,是吃饱穿暖、养家糊口的需要。

    劳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扫地是一种,老师和家长要做的不是代劳,而是教会孩子怎样扫才干净、怎样扫才效率高。对低年级的孩子,教师更要手把手细致地教,拿扫帚的高度,扫灰尘的力度,收垃圾时簸箕的角度,都是教学内容。在这样的劳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体验到付出劳动的辛苦、收获劳动的喜悦

    劳动教育还在劳动之外。德智体美劳,每一种教育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我们要思考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并在日常工作开展融合教育

    在种植园播下种子,浇水施肥、除草捉虫,精心呵护,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这是以劳润德;为引导植物更好地生长,学生为其搭建支架,这是以劳促智;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发现姿态之美、色彩之美、生命之美,这是以劳育美。

    回到值日生工作,我们或许可以这样实施劳动教育:一是让学生知道每天值日的目的是为大家营造干净的生活环境,辛勤付出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方便、快乐;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会他们与此相关的劳动技能,并请家庭协助提供独立劳动的机会;三是在每一次劳动结束后安排欣赏环节,让大家感受整洁之美,体验劳动后的成就感,从而热爱劳动。此外,还可以结合评比激励进行值日轮岗、经验分享,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是劳动技能的教育,也不只是能力的施展和行动的体验,劳动之于学生是适应生存的需要,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是积极创造的起点。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