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名优共享教师培养力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0-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础教育责无旁贷。新时代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一定要注重:

    明确新时代教师的发展方向。教师队伍建设要注重“四有”好老师内涵和落实师德为先的要求,建议进一步明确教师的国家公职人员身份,为教师指路子、压担子。

    创新教师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建议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和教师队伍编制补充办法,一是淡化公办学校教师的刚性编制概念,实行教师准入退出的柔性编制,即实行人编分离、人在编在、人走编离的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二是加快优化事业单位改革及编制优化步伐,确保教师队伍的公职人员身份地位,将尊师重教落到实处;三是优化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确保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30%。

    加快名优共享教师培养力度。建议按照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在继续实施省市县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加快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等名优教师的培养力度,构建全国统一的新“三级三类”(骨干、卓越、教育家)名优教师体系,形成带动教师全员提升和教育发展的名优共享教师队伍,快速改变优质教师资源不均衡的现状。

    调整公共财政教育投入重点。建议按照新时代义务教育发展新要求,对以往政府公共财政的教育投入绩效进行科学分析,在保障学校建设等硬件投入的前提下,要更加注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等软件建设,可将投入重点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教师培训质量,落实专项岗位计划。

    强化教师标准意识和能力水平。要改变长期以来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不对标的现状。加大教师和校长《专业标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的落实,守住教师能力底线,改变以往经验性、苦劳型、随意型教师现象,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而非行政化水平和能力,即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都得到快速提升。

    加大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养。建议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2.0进程过程中,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与智能时代教师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不仅要将重点放在到2022年基本实现公办中小学数字校园全覆盖方面,更要将关键落实到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上。既要树立“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和平台”共建共享的意识,又要强化教师的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识和实践探索,真正树立人工智能+教师发展的思维,而不是教师发展+互联网的简单思维。

    (作者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