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者说以“县管校聘”重构一方教育生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9-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对县区而言,最大程度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就能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发展。安徽省宁国市抢抓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契机,综合施策、立体推进,让全市基础教育迸发新活力。

    一场不得不开启的改革。河沥溪初中位于城乡接合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然而,近年来片区学生不愿去,教师想方设法往外调,校长换了又换,学校发展陷入瓶颈。类似的情况在宁国市教育系统比较普遍。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加上山区的特殊性,师资队伍多重问题叠加:城乡教师总量超编、结构不尽合理;城区教师十分短缺,但少数核心校超编;乡村教师严重超编,少数学科却严重不足。同时,教师资源错配的负效应日益凸显:校级领导甚至中层干部不带课、少带课、带非考试科目,教学教研无法深入;中老年教师聘上高级职称后往往选择教辅岗位,年轻教师向上的通道狭窄;一线教师干工作拈轻怕重,能少带绝不多带一堂课;极少数教师小病大养,在医疗机构开个证明便可赋闲在家……

    深谋而后动的充足准备。教师群体数量大、人员构成复杂、敏感度极高,尤其是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师诉求不同,如果没有系统、法治和底线思维,缺少前瞻性思考,“县管校聘”改革必然半途而废,甚至引发群体事件。

    摸清家底是做好“县管校聘”改革的基础。市教体局人事科加强信息摸排,进行专题调研,第一时间掌握了全市各校教育教学管理岗、一线教师岗、后勤服务岗余缺情况,尤其是首次精准掌握了市级和校级各学科教师余缺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各学科教师的年龄结构、身体状况、任职资格、思想状况有了精细的了解。

    “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编制人社财政等相关单位,以及学校管理者、一线教职工要‘以上带下、以下促上、上下同心、统筹推进’。”在动员会上,市委副书记、市委“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领导组组长吴忠梅要求全市上下统一思想认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纪委监委全程介入。

    为什么要改革?改革为了谁?改革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事关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在反复动员中逐渐清晰。

    改革到底改什么。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怎样规范操作?如何保证效果,这些事关改革稳妥推进的系列问题逐一摆在了市教体局党委面前。

    市教体局带着问题和思考,先后赴安徽省郎溪县、浙江省台州市学习,通过与当地改革“操盘手”的深层次、多角度交流,明晰了改革路径,尤其是对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有了预判和认知。

    按照系统设计、闭环管理的要求,市教体局牵头编制、人社等部门草拟了《教职工工作量指导标准》《教师退出教学岗位实施细则》《校长职级制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广泛征求系统内外不同层面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反复论证,改革的目标任务更加明晰:去校长“行政化”,让“教育家办学”成为常态;用好综合制度的牵引,形成以“系统内大循环为主,系统内、系统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机制,让教师流动畅起来、活力增起来;打破“大锅饭”“铁饭碗”,用好经济杠杆,让校级干部、中高级教师回归课堂。

    点面结合内外兼顾协同推进。改革重在解决系统内的“顽症痼疾”,又必须破解每所学校的现实问题,不仅在时间“点”上要做到步步跟随,而且在空间“点”上要做到抓点、促线、控面,还要在程序“点”上环环相扣。

    按照“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领导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市教体局确定“路线图”、制定“任务书”、绘好“时间表”,明确了局机关班子成员及联校干部包保责任,细化了各个时间节点的重点任务,分层分类开展系列培训。同时,针对城乡间校际差异,分类确定城区小学、城区一贯制学校、城区初中、乡镇小学、乡镇一贯制学校、乡镇初中以及城区完中等7个中心校,明确中心校牵头引领的职责,适时召开工作调度会,统筹推进片区间教师交流和轮岗。

    校内竞聘、跨校竞聘、组织调剂……看似简单的程序,操作层面并不简单。校内竞聘的组织设施由广大教师选出信得过的人组成竞聘小组,竞聘小组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负责校内竞聘组织实施工作;跨校竞聘,分片区、分类别组织实施,减少教师大范围变动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乡镇学校编制富余,城区编制不足,做到提前干预,杜绝“故意落聘”“借机逆袭”。改革一头牵着教师,一头连着家长,教师的大幅度调整必然造成家长不安,坚持起始年级全员竞岗,其他年级“小步快跑”部分微调;在考虑各校学科配套的同时,依据教师综合测评情况,促进师资配置均衡……

    用制度捍卫公平、用温情抚慰人心。要顺利高效地完成“县管校聘”改革,关键要把规矩立起来,绝不能因为感情和困难就避开制度。同样,要打好“感情牌”,找对关键人打开少数落聘教师思想上的“锁”。

    坚持用制度解决“大众”问题,用温情化解“小众”难题,成为局党委班子和基层学校的统一共识。对临近退休、哺乳期、大病教职工区别对待,农村小规模和寄宿制学校编制核定适度从宽,班主任岗位用岗位津贴代替工作量……改革路径做到制度与感情的“刚柔并济”。

    在改革的关键节点,明确属地属校职责,确保各校规范开展校内竞聘;跨校竞聘和组织调剂,先明确规则并全程摄像,确保教师竞聘和选调公平公正公开;对少数落聘教师安排专人帮扶指导,做好思想引导。

    (作者系安徽省宁国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