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复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1-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直以来,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高度重视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通过成立工作机构、出台文件、完善制度、落实课程、强化师资、科学评价等措施,加强全区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劳动实践推进、劳动品质培养,形成区域劳动育人新格局。

    开发资源,拓展劳动教育空间。在复兴区西部偏远的康庄乡贾沟村,康庄中心小学近20亩“桃李种植园”是全区最大的校内劳动实践基地,“桃李种植园”按四季农时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园”,既是劳动种植园也是特色文化园。近年来,复兴区通过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统筹安排公用经费开展劳动教育,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等方式,加强学校劳动教育

    2019年起,我们通过全区“百佳教育功能园”的打造,先后建设了适合学生的中小学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200余处,目前各农村学校均开辟了以种植为主题的“农乐园”。城市学校则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工厂车间、商企超市等开辟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充实劳动教育课程,丰富劳动教育内涵。2020年,依托河北省第四届园林博览会落户复兴区的契机,又将“沁河郊野公园”和“园博园”列为学生实践基地,拓展了劳动教育实践空间。

    特色文化,助力劳动教育实践。早在2005年,复兴区就探索建设了后郝村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设嫁接、采摘等社团课程。2016年春季,复兴区加快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每周安排一个下午全面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各学校依托对口实践基地,在社团活动中开展校园岗位劳动体验、家政、种植、手工编织、卫生保洁、社区岗位和“这周我当家”等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形成了涵盖生产、生活、服务的劳动课程体系。复兴区立足特色品质学校建设,分层次开展特色社团、优秀社团、品质社团、百强社团建设,使学生的劳动教育从课堂、校园延展到家庭、社区,做到了理论与实践融合、校内与校外融合、城市与乡村融合。

    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发布后,复兴区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社团活动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

    劳动课程进一步完善。复兴区组建以集团校为主的九大团队,系统梳理原有的劳动教育社团课程体系,系统优化升级原有课程,最终形成中小学九年一体化、横向四大模块有效融合的复兴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创新设置中小学课后“劳动作业”,每周安排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的“劳动作业”。

    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全区各学校已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采取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学期劳动任务单,开设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形式,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等重要节日开展丰富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如建设北小学的“采摘节”,人民小学的“红领巾劳动跳蚤市场”,百家小学的“红火柿子采摘节”等已成为特色品质学校创建的品牌。

    劳动熏陶,催生学生品质养成。复兴区劳动教育的扎实开展,不仅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更培养了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在劳动课程内容设置上,小学低年级主要通过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小学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品质;初中生主要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劳动、服务性劳动,通过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初步形成对学校、社区负责任的态度和社会公德意识。

    目前,劳动教育在复兴区基础夯得牢,重点抓得稳,亮点拿得出。今后,复兴区将在劳动教育工作中继续优化教育内容,拓宽教育格局,充实教育内涵,进一步提升全区整体教育质量。

    (作者系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教体局副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