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对接产业链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广东省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纪实
2020年1月5日,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深圳市选拔赛刚刚结束,获得时装项目组第四名的陈锦通向记者表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源于我在中职学校有参加技能竞赛的基础,非常幸运,遇见一所好学校,给了我人生向上发展的平台。”
从一名成绩不太理想的初中生,到站在职业技能大赛的舞台上,陈锦通用了三年时间夯实基础,不仅收获了大赛奖杯,还顺利拿到了入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通行证,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陈锦通口中的好学校就是广东省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从1991年创办之时的2个班、100多个学生到现在的80多个班、五大专业群、近4000名学生,从一所镇办中职学校到现在的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沙溪理工学校创立了“专业对接产业链、教育对接价值链”的“中职模式”,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之路,让众多像陈锦通一样的学生昂首自信走向社会。
“产业需求在哪里,专业就在哪里”
“专业对接产业链、教育对接价值链”,一进入沙溪理工学校,赫然看到的就是这14个大字。
“刻在墙上,就是时时提醒大家,这是学校的办学模式,也是30年迅速壮大的法宝。”校长冯子川说。
地处沙溪镇的沙溪理工学校在初创期发展并不顺利。
“那时职业教育并未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在一些人眼里,职业教育、中职学生好像低人一等。”冯子川回忆说。
但学校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随着中山市“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服务业迅速扩张,技能人才需求会大幅攀升,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如何与当地支柱产业高度融合?抓住了这个关键,职业学校才能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正是基于此,沙溪理工学校创造性提出“教学生学会做人,学好技能,为学生拥有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打下良好基础”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能够立足社会,创造幸福生活。
市场的需求就是办学的晴雨表。沙溪镇以服装纺织行业为重要支柱产业,沙溪理工学校就把服装设计作为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发展之初,学校开设服装设计与制作、工艺美术专业;2008年金融风暴迫使中山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学校开始增设模特、纺织品质量检测专业,前者成为学校的特色专业,频频亮相国赛舞台;后者是全国唯一一个中职学校纺织品质量检测专业;伴随着用户需求不断升级,现在学校又在开发染整工艺技术。
当别的职业院校还在思考工学如何对接时,沙溪理工学校已经开始思考如何产教全面融合,把产品研究与开发、产品展示与销售等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当作重大课题进行研究,把专业设置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专业建设与产业链结合起来。
2005年,沙溪理工学校伸出橄榄枝,邀请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进驻学校,该中心有服装表演大厅、品牌服装展厅、版房车间、数控裁床车间、服装摄影棚等,还多次组织众多企业和职业院校举行服装设计大赛、产学研高峰论坛,真正实现了产、学、研、销一体化。
2006年,学校拍板决定,直接邀请企业进驻学校,共建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以服装专业为例,学校与20多家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室,其中有尚道毛织工作室、伽蓝女装设计工作室、针织设计工作室、服饰手工艺工作室、硕森定制工作室、英仕婚纱礼服制作工作室、男装设计工作室等。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2019年6月,北京肇达·张服装设计院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时尚设计中心在沙溪理工学校正式开业。这个以著名服装设计师张肇达名字命名的中心将为行业提供创意、策划、设计、培训、展览、咨询和文化交流,服务大湾区时尚产业。张肇达鼓励师生要看到时尚产业巨大的发展机遇,看到科技和人工智能对服装行业颠覆性的影响,勉励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紧紧围绕时尚产业布局拓展,形成较完善的专业群。
正如张肇达所建议的,沙溪理工学校今年已经与尚道服饰共同推出“女神战袍”项目,瞄准的就是时尚职业明星女装全产业链消费,走的就是网红孵化、直播带货的新路。
“作为8年校企合作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最大的受益者,我必须说,校企合作的价值太大了。”尚道服饰创始人熊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感慨地说,看到一个个学生在毕业后都能迅速融入服装企业,实现不脱节、不断层上岗,收获的是满满的价值感。
“把课堂搬进工作室,上课就是上岗”
职业院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毫无疑问是必选项。但没有生产性实训环境,没有企业共同参与培养,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得到市场的认可?
基于工作室的中职专业课教学模式就是这样提出来的。
“把课堂搬进工作室和车间,让学生上课就是上岗。”冯子川说。
“它是工作室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室的基础上,把专业核心模块课程的课堂教学放到工作室中,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教学。”沙溪理工学校服装专业部副部长陈仕富告诉记者,学生在工作室课堂“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在“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的共同指导下完成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实训乃至跟岗和顶岗实习。
工作室的教学内容不是单一的课程,而是专业核心课程的组合、深化和扩展,比常规实训的技能要求更专、更精、更高,学生要学习的是真本领、硬功夫。比如英仕婚纱晚礼服设计制作工作室,学生至少要学习婚纱晚礼服的设计、结构制图、缝制工艺等专业核心课程,还要学习服装材料、跟单、服装生产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等内容。
工作室的教学方法不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而是全面推行项目教学法。比如沙溪理工汽车维修中心就是围绕各类车型的故障进行机电、钣金、喷漆等方面的维修和项目教学,十点钟文化传媒工作室就是围绕企业现代运营实战电子商务业务来开展的。工作室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岗位技术技能水平。记者在走访学校各个工作室时也发现,学生都在动手,参与度达到100%。
工作室的评价方式不是纸笔考试,而是让企业的师傅参与评价,学生行不行,企业也有话语权。工作室实行“双师”指导,让企业师傅和专业教师共同对学生的岗位技能进行考核评价,也通过“小组评价”的方式来考评学生技能水平,比如时尚女装设计制作小组,考核方式就是最后举办一场服装发布会,邀请企业家、设计师以及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到现场做评委打分,如果学生设计制作的服装版式被企业选中,要进行批量生产和销售,则这个项目学生的考核评价为最高分,如此实现了“学生作品-企业产品-市场商品”的价值提升。
“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还能进入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怎么会打瞌睡,怎么会学不好?”冯子川反问记者。
事实证明,凡是经过工作室真刀实枪、反复打磨出来的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其中服装专业工作室的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现了七连冠,先后共获得13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和19个三等奖。
“在有些人看来,中职毕业生比不上大学生,毕业就会失业,但我们学校的毕业生未毕业先就业,抢手得很。”服装专业部教师高佳杰自豪地告诉记者。
2010级会计专业毕业生陈金梅,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进入互联网金融公司,从基层做起,26岁就成为公司副总裁,带领团队成功完成融资项目上百个。
2017级电商专业的范勇刚入学时完全找不到人生目标,上课不认真,作业马虎对待,来到十点钟文化传媒工作室后找到了兴趣所在,毕业后成为工作室的主摄影师、灯光师、造型师。
2017级汽技部毕业生吴婉晴在工作室因为刻苦努力学习,获得了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免试录取,还获得了首批中职学生国家奖学金,现在读大一的她告诉记者:自己的专业技能远远超过学校的同龄人,特别感谢工作室这几年的锤炼。
的确,这种锤炼颠覆了传统的“课室理论教学——实训室验证学习”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缩短了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的距离,让学生脱胎换骨。
这也正是许多沙溪理工学校毕业生的心声——“中职之于我们,就是一场逆袭,帮助我们完成自我的蝶变”。
而这些“蝶变”的学生有人选择继续回到母校:2008级学生武灿创业成功后,与学校合作成立了“硕森高级定制工作室”,2004级学生胡炎锋则在2013年回到学校成为一名教师,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学生。
“拿起书本能讲,挽起袖子能干”
校企合作工作室锤炼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
“职业院校的教师不是考一个证就行了,他得拿起书本能讲,挽起袖子能干。”副校长卢永辉说。
工作室既是课堂,更是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让教师在企业环境中工作学习,在校内就能完成企业实践和长期随时轮训,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态,掌握行业先进理念和新技术、新工艺。同时,教师也能将自己的理论研究与科研成果带到企业中,为企业提供智力和技能支持,达到“产学双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