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观察强化校本研培 提升办学内生动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2-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是增强学校办学内生动力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强化教师校本研培首当其冲。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要关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

    老中青分层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要分层次考虑,校本研培也要遵循这一特点。针对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的校本培训,学校要建设必要的师培课程,如师德涵养、教学技能、班级管理等专题课程,立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并完善。中年教师(成熟型教师)经过10-20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成长,大多轻车熟路,却最容易产生迷惘,也正是进一步长功力的时候。对于这部分教师,学校要抓住他们外出学习、参与赛课、专家交流、课题研究、青蓝工程、职称评定等关键节点,助他们一臂之力,让他们更好地成长。优秀的老教师(卓越型教师)经验丰富,大多形成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可以多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学校可开展形式多样的青蓝工程,让他们带队伍,帮助中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少走弯路,既给优秀的老教师荣誉感,又让他们肩上有责任感。当前,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大力推进的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工程,也正是基于此。

    各学科齐头并进。一所优秀、具有办学内生动力的学校,各学科教师大多是齐头并进的。不仅语文、数学学科组教师整体优秀,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组教师也应具有团队优势。我们经常谈论管理中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加强校本研培,学校要综合考虑各学科组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推进,要为各学科组教师腾出时间与空间开展研培活动。比如每周为各学科组安排不同的时间进行校本研培,并固定下来。在这个时间里,学校不安排这些学科教师的课时,让他们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研培活动,推动各学科组教师齐头并进。

    教与研互补共生。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优秀的教师课上得非常好,可是当我们恳请他为大家谈谈这节课的设计与操作等相关问题时,却不能很好地表达,无法把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凝练。问题在哪里?一方面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短板。这样的教师自身缺乏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如果长期走不出这种窘境,内生动力就会逐渐消退。另一方面学校的管理者可能在日常工作中忽视了对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为了让教学与研究互补共生,我们必须帮助这样的优秀教师走上教育教学研究这条路,能上课、能言说、能表达、能写作,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现代与传统相融。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整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如火如荼地开展了线上教学、线上研讨、线上培训等活动。虽然线上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样态,但是在线下教学中我们仍然不能忽略书本、三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简笔画、普通话、简易教具等传统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当下,有些新教师无法根据教学的需要规范地画出图形,无法写出图文并茂的板书,甚至在一些公开课上也只有极少的板书……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学校管理者的重视。一所具有办学内生动力的学校,在对教师的校本研培中,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媒体的运用,应该是两驾马车一起前行。

    集团化同频共振。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了让孩子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修建扩建了大批高标准学校。其中,名校集团化、学区化办学是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行的一种做法。名校集团化办学,大大缩短了社会对一所新建学校的认同周期,可是大批优秀教师的成长速度却跟不上名校扩张的步伐。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名校优质教师团队资源,加大对新入职教师的培养力度,缩短他们的成长周期,推动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集团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资源共享,做好顶层设计、系统思考,通过辐射带动将办学理念、优质课程等移植到新建学校,定期开展研修交流活动。集团联盟要抱团发展,集中优势力量,实施管理互通、研训联动、文化共建、项目合作、资源共享、质量共进等行动,让新建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后成为新的个体,具有自身特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提升集团各成员校的办学内生动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强化教师校本研培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更好地帮助学校教师增进教育的理解、树立教育的自信、破解教育的倦怠、增强教育的智慧,提升学校办学内生动力,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系四川省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