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击中了教育的靶心——专访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
课程改革过程中不断有人质疑,本轮课程改革步子迈得太大,不合乎国情。今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该更清醒地看到,落后只会挨打,剧烈的国际竞争和一日千里的科技发展,没有人因为你还没准备好而停下前进的步伐。
其实20年后的今天,在深化课程改革的新时代,是每门课程都应服务、服从于立德树人总目标,还是每门课程找到一块落实立德树人的“自留地”,自成一体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这需要社会各界进行广泛而专业的讨论。以数学为例,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标准当然应该有数学家、数学教育专家深度参与,但这毕竟是义务教育,是指向每一位青少年儿童的教育,它没有责任承担特定领域的“思维模式”,除非有证据证明这样的“学科思维模式”就是人的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发现和保护每一名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第一要务。
从这个意义来说,有反对和质疑声并不是一件坏事,真理越辩越明。
课程改革成在教师,校本教研是第二推动力
中国教师报:对教师来说,启动课改是教育领域的“重大事件”,一些教师是欣然接受,但也有一些教师是“被逼成长”,您去过许多学校,与一线教师座谈过很多次,教师在推动课改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刘坚:我一直说的一句话是:课程改革成功在教师;还有一句话:课程改革困难在乡村、阻力在城市。为什么呢?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传统的城乡差别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进一步加剧, 倒是“人” 这个主观因素可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年,大量一线普通教师投身课程改革的热情与实践感染着大家。
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的教师都接受良好的培训、具备了胜任新课程能力之后再开始新课程实践。实践表明:更为有效的教师发展模式,是把新课程的实施过程看成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契机和主要平台,我们不仅要使“培训”成为教师的福利,更要使实践新课程的过程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
在共同愿景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自然成了新课程的“第二推动力”。我们看到,专业人员和广大一线教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对推动新课程有效实施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在新课程处于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声中,在“以校为本”理念下形成的、全民自觉学习并实践新课程的文化环境,激发着教师不断追寻心中的教育理想,“自下而上”的反作用力使新课程在一些地区生根开花、不可逆转。
中国教师报:面对考试指挥棒,一线教师经常会产生巨大压力,有这样一种观点,只要考试指挥棒不变,课改再改也没用,师生还是负担很重,您怎么看待?
刘坚:我们经常听到一种声音,不是我们不想改,而是我们的上级只要升学率;但是10年过去了,同样的话题同样的埋怨今天依然存在。
心中有理想,就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它绽放。我们不可能等到高考改好了再去改革教育教学。退一步,只有当高考考体育时学校才开体育课,你认为这还是学校吗?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我相信,好的局面正在形成,教师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教育工作者做好当下就是面向未来
中国教师报:新课程实施20年,您如何评价今天的中小学教育现状?
刘坚:在扎扎实实实施新课程的地区和学校,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与20年前比较,新课程给学校、给课堂、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课堂气氛更加民主,学生得到更多的尊重,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经验,获得知识不再成为学习的唯一目标,学校和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但是,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面对一节节课堂、面对一天天的作业、面对一份份试卷,不少教师、学生主要看重的还仅仅是与中考、高考相关的文化课;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有所遏制,但教师追求高、深、难的情结依然普遍存在。同时,如何下大决心控制小学生、初中生无效学习时间,还学生自由欢乐的童年?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如何调动学校和社会资源,开展跨学科学习与项目学习?如何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有效沟通,引导全社会理解和支持学校课程改革?这些问题依然亟待突破。
多年来,我国上海等地参加PISA测试的结果是一个真实写照:纸笔测试成绩全球名列前茅,但每周平均学习时间遥遥领先,学生主观幸福感、合作式问题解决能力的相对表现、从事科学研究的意愿等,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教育需要变革,但改革不能停留在开会讲话、下发文件上。
中国教师报:20年是一个周期,现在回望,请您评价一下,新课程到底“新”在何处?
刘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课程改革,无不是把焦点更多集中在一些“具象”了的物质形态的变化上,这或多或少反映了新课程的“新”意所在,但是套用射击场上的“靶子”,这些“新”意往往散落到6环、5环以外的“靶区”。
试想,一个未成年人,持续6年、9年乃至12年的时间,以单一的听讲、记忆、接受、模仿、机械训练的方式学习人类已有的文明,对这个民族将意味着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讲,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新一轮课程变革,把课程发展的重心指向教学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评价方式的改革、管理方式的变革,这些方面的追求是新课程的应有之义,这些“落在”7环、8环甚至9环的地域,更加接近“靶心”。
新课程最重要也是最为本质的追求,是通过课程改革建立一种新的课程文化、新的课堂文化、新的教研文化、新的管理文化;希望借此在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教师同伴之间、管理者与教师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开放、科学、平等、对话、协商的建设性新型伙伴关系;希望通过课程改革影响学校,通过学校影响下一代,向全社会注入集东西方先进文明于一体的文化元素。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人,自尊心将得到保护,自信心会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合作意识、创造精神都将得到发展;孩子的学校生活会更幸福,人格更健全,心胸更开阔。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科学家座谈会时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教育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再到人才强国,需要高质量教育;而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激发每一位青少年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则是高质量教育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强国的必由之路。
基于这种意义上所理解的课程变革,指向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教育,绝不是5年、10年所能够实现的,可能需要20年、3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但时不我待,我们需要更大的勇气与决心,更加坚实的步伐与行动。因为,2020年进入学校的中学生到了2035年、2049年,他们中最小的27岁、最大的45岁,他们是民族复兴的主力军。教育工作者做好当下就是面向未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