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暄琐话“太白后身”郭祥正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2-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郭祥正是北宋中后期的诗人。在群星璀璨、名流辈出的宋代诗坛,郭祥正显然无法与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大诗人相提并论,但循其形迹、诵其诗作,我们仍然可以领略这位诗人的可敬可爱之处。

    郭祥正自幼与李白结下不解之缘。据《宋史》记载:“郭祥正,字功父,太平州当涂人,母梦李白而生。”李白殁后葬于当涂青山脚下,郭祥正伴着美好的传说出生于此,俨然是李白在宋代的转世。他自号“谢公山人”,又号“醉吟先生”,生性潇洒不羁,为人耿介正直,“豪迈纵横,颇有不肯跼缩沟犹之态”,深得太白遗风。郭祥正弱冠即登进士第,历任秘阁校理、桐城县令、端州知州等职,后来弃官隐居于当涂青山。

    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评价郭祥正说:“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对于梅尧臣的知遇之恩,郭祥正铭感肺腑,其《送梅直讲圣俞》《哭梅直讲圣俞》等诗充溢着感念和缅怀之意,所谓“平生怀抱只君知,想见音容涕泪垂”。与此同时,郭祥正也受到王安石、苏轼的推重。王安石在南京钟山时邀他前往“卧看山”“伴我闲”,把他的诗写在自家屏风上。苏轼被贬谪惠州及自惠州放归时,郭祥正两次寄诗给他,苏轼也写有和诗,还在郭家壁上醉画竹石。郑獬知荆州时,有一首《寄郭祥正》:“天门翠色未饶云,姑孰波光欲夺春。怪得溪山不寂寞,江南又有谪仙人。”郑獬在诗中直接将郭祥正呼为“谪仙人”。

    郭祥正在诗歌中运用了多彩的笔墨描绘家乡风光,甚至临殁之时还在梦中作《游采石》。其名诗《采石渡》写道:“采石渡头风浪恶,九道惊涛注山脚……便欲因之垂钓竿,六鳌一掷天门外。”诗人娴熟地将采石矶地势特征、历史人事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气势磅礴,意境阔大。郭祥正同样仰慕漫游在皖南山水中的往哲先贤,特别是李白,他的《忆敬亭山作》写道:“李白骑鲸出沧海,回鞭曾宿岧峣岑……信道相看两不厌,古来只有敬亭山。”郭祥正始终追寻着李白的风采,他的另一首《题姑孰堂》也表达了对李白的倾慕:“青山便是元晖宅,采石相传李白坟。谁使浪仙来此住,姓名辉映少知闻。”

    除了题咏家乡风物,郭祥正还积极关注下层人民的生存困境,在《苦寒行》诗作中,郭祥正写道:“江南饶暖衣絺绤,今岁春寒人未识。溪流冰合地成拆,一月三旬雪三尺。去年大潦民无食,子母生离空叹息。只今道路多横尸,安忍催科更诛殛。”诗人饱含热泪,强烈地揭露了社会的积弊和不公,鞭挞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郭祥正之所以在诗歌创作上能够独标一格,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李白诗歌神韵的追慕。清代文人曹庭栋评价郭祥正:“沉雄俊伟,如波涛万叠,一涌而至,莫可控御,不特句调仿佛太白,其气味竟自逼真。”据粗略统计,郭祥正《青山集》中用李白韵者达数十首,如《凤凰台次李太白韵》:“高台不见凤凰游,望望青天入海流。舞罢翠娥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风摇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换故洲。结绮临春无觅处,年年芳草向人愁。”这首追和诗保持了李白一气流走的笔势笔调,仍能发挥物是人非、怀古伤今的讽喻主旨。据说,此诗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蔡正孙《诗林广记》云:“郭功甫与王荆公登金陵凤凰台,追次李太白韵,援笔立就,一座尽倾。”

    郭祥正学习李白甚至达到了出神入化、难以分辨的地步,苏轼就曾将他的《追和李太白姑孰十咏》误以为李白的《姑孰十咏》。释惠洪在谈到黄庭坚“夺胎换骨”之法时,误将郭祥正《金山行》中“鸟飞不尽暮天碧”之句纳入李白名下。对此,胡仔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鸟飞不尽暮天碧’之句,乃郭功甫《金山行》,冷斋以为李翰林诗,何也?”胡氏巧妙设问,实是无疑而问,其言外之意是郭李二人之诗的神似。正是因为得到李白之神韵,郭祥正赢得了“太白后身”的赞誉。

    清代朱珪在数百年后为郭祥正的《青山集》作序,感慨道:“先生之志则大矣,以之侑食青山祠,列之北宋名家,亦不负其睎骥千里之愿也。”郭祥正真不愧斯言!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我的画廊《硕果清香》     下一篇:交集